6月5日,在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名单,杭州市入选2个典型案例!
2025年园区生态文明宣教先进典型案例
案例名称:“生态+低碳”双轨驱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创新实践
组织单位:杭州青山湖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园区简介:
青山湖科技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重大载体、浙江高端装备高新区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制造业主平台。其森林覆盖率达82%,生态基底优越,素有“森林硅谷”美誉。近年来,青山湖科技城积极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已集聚规上工业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市级绿色工厂10家,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743.5亿元。目前已创建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园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浙江省节水标杆园区、浙江省环保产业示范园区、浙江省减污降碳试点园区。
案例简介:
青山湖科技城作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科技创新优势,按照“一湖一城两馆多点”的布局,系统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形成“自然生态+工业低碳”双轨教育模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一、立足生态本底,打造沉浸式自然教育体系。青山湖科技城坐拥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凭借生物多样性与科技资源,积极推动多种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在青山湖湿地积极开展植物探秘、观鸟、夜观等类型的自然教育活动;青山湖科技城还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密切合作。
二、深耕绿色产业,构建产教融合示范样板。青山湖科技城LinkPark“零碳”产业园集成了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智慧路灯、光伏车棚、充电桩、地下车库出入口柔性光伏等六大“治碳”应用场景;成立双碳产业发展中心,下辖“双碳”智库中心、“双碳”培训中心、碳足迹研究中心、碳标签研究中心、碳盘查研究中心等;联合高等院校,以临安区职业教育中心为办学主体,整合杭氧集团、杭叉集团等20余家龙头企业,打造“3+2”中高职贯通培养体系。
三、聚力全民共建,构筑多元化教育矩阵。聚焦青少年、成年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和领导干部四大重点人群,打造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生态文明科普场所,助力科技城居民开阔视野,提升科学思维。
未来,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将以“科技赋能生态、教育引领未来”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和全域联动,积极推动“一湖一城两馆多点”布局,构建自然保护、低碳实践与科普教育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体系。
2025年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先进典型案例
案例名称:生态文明视域下小学无废教育的“寸草晖”行动
组织单位:杭州市春晖小学
案例简介:
杭州市春晖小学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废物产生量最小化、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无废学校”样板,系统设计无废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质。
▲图为基于生态视域下
小学无废教育“寸草晖”行动整体规划
一、形成了小学无废教育研究的主要观点。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小学无废教育“寸草晖”行动,以“我有我的价值”为育人目标,秉持“把有长远意义的事情做扎实”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团队共育”为抓手,构建无废教育目标体系,研发实施了无废教育课程体系(宣教课程、活动课程、体验课程、研学课程),持续通过“小手拉大手”行动,影响家庭,带动社区。
▲图为基于生态视域下
小学无废教育“寸草晖”课程设计理念
二、建构了小学无废教育的课程模型。经过六年实践探索,项目组研发了“无废宣教、无废活动、无废体验、无废研学”四类无废教育课程,并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常态实施。
▲图为小学无废教育“场景浸润式”
体验课程典型案例
三、研发了小学无废教育的数字评价框架。作为浙江省数字教育试点学校,本项目建构了基于AI的数字赋能无废学校指数治理的无废评价系统,建设了无废工作驾驶舱,形成了多地可推广应用的无废学校指数,并将学生无废行动纳入期末评价。
▲图为数智赋能
小学无废学校指数建设典型案例
未来,学校将持续探索开发无废教育课程,以研究推动实践,以实践反哺研究,不断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资料/浙江生态环境、宣教信息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