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环境安全强把关。
关于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管理的重点知识请查收!
(一)污水处理设施安全隐患和防治措施是什么?
1. 污水收集、处理过程主要风险和对策措施
池(槽)等无护栏,地下池、井口无盖板,人员掉落发生淹溺、中毒和窒息:地面池、井口应设置护栏(盖板),距离坠落基准面2m以上应设置护栏。
检修作业进入池(槽)等有限空间,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等安全风险: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作业审批、警示告知、人员培训、通风置换、检测达标、作业监护、应急防护)。
输送泵等设备无防护罩、未接地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输送泵等机械设备转动部位防护罩应齐全、有效;电气设备应进行有效接地。
加盖槽体、罐体的爆炸、倒塌:加装识别窗、换气通风。
腐蚀事故:输送设备材质符合安全要求,选择耐腐蚀材质;设施金属器件、室外仪表箱管理、电气设备防潮、曝气器暴晒、污水处理池池底符合要求。
2. 药品及化学试剂储存及使用主要风险和对策措施
禁忌化学品混放(如酸和碱,易燃液体和氧化剂等):化学品存储根据危险特性进行分类、隔开储存。
化学品试剂储存场所不符合要求(如防腐、防渗漏、防火、隔热、隔潮等),造成化学品泄漏,引发灼烫、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使用专用仓库;规范储罐间距、围堰、收集槽、阀、风险告知牌等;化学清洗间用于化学清洗的酸、碱泵,应按设备使用要求,定期检查和添加养护用油。
作业人员使用危险化学品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耐酸碱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等);化学品储存现场未设置洗眼器等应急装置,发生事故不能及时处置: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设置应急装置物资等(保证人员10秒能到达)。
3.污泥单元主要风险和对策措施
压滤机高压缸、滤板等机械伤害:设置防护罩;人员规范作业远离压滤机。
污泥烘干含水率过低,燃烧等:设定烘干参数,人员巡检等。
上料铰笼卷入伤害:采用防护罩、人员规范作业。
污泥干化工艺中涉及可燃粉尘的注意事项如下:加强操作员工的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工作。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考核;严格管控设备系统内氧气含量的实时监测和可燃粉尘的惰化工作;定期维护保养安全设施,确保持续安全运行;电气设备应接地,电线应绝缘可靠并在钢管内铺设;严禁在运转时从破碎腔上部朝机器内窥视;严禁在运转时手直接在进料口后破碎腔内搬运挪移物料;破碎机在运转过程中严禁做任何调整、清洗或检修工作。
4. 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
在污水处理设施未建成之间开工生产,导致污水排放进入外环境;设施建成后为节省经费长期闲置,企业污水直排;工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或操作失误,导致污水处理效果差或者失效,未经处理达标污水外排至外环境中。
尾水排放口无应急切断装置
设备管道流向标识清晰、各设备或水池名称功能标识清晰(有条件的写明主要功能简介);现场张贴或悬挂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设施处理工艺流程图,并标注投资、设计规模能力、设计建设施工单位以及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一类污染物单独处理设施、中水回用设施、氮磷污水回用设施必须确保正常运转,回用水管道去向明确,安装计量装置;现场应有防治设施运行记录等台账资料。
5. 故障导致事故性排放
污水处理设施如遇设备故障、长时间停水、停电、进水量突然增大或污染物浓度突然变化等突发情况,可能致使污水处理效果下降,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流出厂外;污水处理设施收集输送管线破裂造成生产污水泄漏;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收集池存在裂缝,污水井外溢;污水处理设施活性污泥中毒后短期内无法恢复处理功能;事故状态下,泄漏的化学品或火灾爆炸等产生的消防污水等污水进入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设施造成冲击。
在污水外排口设有阀门,发现排水不达标,可以关闭此阀门,防止不达标污水外排;清水池设有三通管,一旦排水不达标,可以将不达标污水返流回调节池再处理;污水处理设施集水池与旁边的事故应急池之间有管道互通,由阀门进行切换,当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集水池污水可进入事故应急池中暂存,经检测达到污水处理设施进水设计标准后,方可引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如检测不达标,则通知外部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理。
资料/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