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西湖区委宣传部、区文明指导中心、区直机关工委和区审管办在全区范围内联合开展“窗口展形象 服务展风采”窗口行业文明服务专项行动暨“最美办事窗口”“最美办事员(代办员)”评选活动,市生态环境局西湖分局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再次获得“最美办事窗口”称号,并连续四年蝉联该项荣誉。
“最美窗口”表彰文件
近年来,西湖分局以“提供一流服务、创建一流窗口、树立一流形象”为目标,当好生态环境政策“宣传员”、环评审批“代办员”、排污(辐射)许可“指导员”、信访投诉“调解员”,切实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能。2023年,分局紧扣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全力聚焦“一次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以优化生态空间、立体参与招商、深化环评改革等“微增值化”方式助力西湖区打造生态环境空间“新发展极”。
空间谋篇,为产业发展再造“新西湖”
推动“三线一单”动态更新“拓”空间。以新一轮“三线一单”动态调整为契机,结合区情实际,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对接产业发展主阵地,召开工作推进会,市、区两级联动充分征集调整需求,实现产业重点管控单元面积拟新增9.41平方公里,增加率为26.9%,为生物医药等二类工业以上项目合法落地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推动总量与排污许可联动“补”空间。以排污许可制为基础,建立排放总量指标动态管理、可替代总量指标更新、许可排放量变更、富余排污权多头交易、“一证监管”、联动运用等六大机制,推动从浓度达标监管向总量达标监管转变,协助辖区4家重点企业完成排污权交易,涉及化学需氧量18.775吨/年,氨氮1.306吨/年,二氧化硫4.398吨/年,氮氧化物15.106吨/年,进一步挖掘区域排放总量空间。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区落地“借”空间。按照杭州“共绘一幅图、共下一盘棋”的工作要求,两区协作,充分发挥西湖区人才、科技、教育、产业优势和临安区环境、空间优势,以临安区锦南新城大健康产业园化工聚集区为核心,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半导体制造等项目承接,加速项目落地,共同争取市级部门在项目准入、能耗单列、环评审批、排污总量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实现资源共用、产业共融、政策互惠和利益共享。
立体布局,为项目招引提供“新动能”
全过程参与项目招引。提前介入,会同区投促局、区企业服务中心、重点镇街和平台,全程参与招商环节、洽谈环节、决策环节和落地环节,有效避免“好项目无空间、有空间无项目、好项目难落地”等局面。2023年以来为各类招引项目体检把脉55家次,助力213个建设项目顺利落地,涉及固定资产投资383305万元。
全方位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准入解读。提前谋划,首次在区生命健康产业组招商例会上进行环境准入解读和培训,重点围绕三线一单、区域环评、项目环评等准入符合性上为精准招商、高质量招商出谋划策,服务相关部门和单位16家。
开展产业准入政策解读培训
开展重点“智库”定制服务。主动向上对接,会同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多次组团赴西湖大学开展定制服务,为相关研发类项目产业化提供政策指导和总量保障,协助解决9个孵化类项目落地,同时邀请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生物医药领域专家,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及相关产业环评改革建言献策,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确保改革实效。
分局领导带队赴西湖云创集团上门服务项目
服务成势,为项目落地跑出“新速度”
开展生物医药项目全程“代办”制。分局设立为企服务专员3名,通过事前提前踏勘+环评审批服务单、事中环评时效纪录表、批后环保提醒函等方式,动态跟踪项目受理、咨询指导、协调对接和审批等全过程,打破管理部门、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信息壁垒,帮助解决环评编制过程中的堵点难点。2023年共计服务相关企业74家次。
赴云栖小镇管委会服务“三线一单”动态更新、区域环评修编等事宜
优化环评审批方式。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推行“一免、四减、四保障”改革措施,完成4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20个相关项目审批,审批时间缩减至1个工作日。积极探索应用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及相关产业环评制度改革在西湖区落地应用,有效突破排污总量、用地等限制,为产学研项目就地转产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拟开展“承诺+公证”环评改革项目1个,涉及投资额为160680万元。
西湖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图
灵活应用环评名录。强化环评分类管理名录学习和理解,对紫金港科技城、云栖小镇内的24个新制造业用地项目先行豁免环评管理,待产业项目明确入驻后再依法办理环评手续,保障近3万平方米GMP厂房快速建设,节省开工时间近三分之一,减免环评费用近50万元。
来源:西湖分局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