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普货运输领域重卡“油改电”项目主要位于更楼街道和下涯镇,在聚焦运输装备升级实施能源结构提升和能源供给方式调整协同发力,谋划推进绿色交通示范项目。包括普货运输领域重卡的“油改电”和配套重卡充电的光储充直流微网系统,新能源重卡已采购122辆,运用于水产业的全国干线运输和建材、渣土等领域短途运输;光储充直流微网充电系统为重卡充换电解决超速能源补给瓶颈。
一、主要做法
一 出台支持物流行业绿色发展政策,发挥财政支撑撬动作用
按照先行先试原则,支持建德市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为杭州地区首个物流业扶持政策,对购置总质量14吨以上电动重卡的物流企业按实际购置费用的8%给予补助,引导运输企业积极购置电动重卡。目前相关补助额统计已达约220万。
二 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推动普货运输“油改电”
2023年以来,我市支持当地物流企业开展电动重卡线路场景测试并进行“点对点”极限测试数据分析,摸清沿线充电设施情况,为电动重卡推广提供数据支撑。该市搭建与北奔、宇通、东风、吉利等头部车企合作平台,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推出多种定制化金融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目前已招引东风、重汽两家重卡车企注册落户。加大入企宣传服务力度,宣贯电动重卡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已通过座谈宣贯会等形式宣传企业68家、源头运输企业4家。
三 发挥国企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站式”支持平台
我市支持国有运输企业在购车与充换电站建设上双向发力,推动新能源货车更新普及,如国有运输企业建德经开集团投入4700万购置电动重卡,提供车辆承包服务,缓解小微运输企业开展货车“油改电”资金压力。配套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年光伏发电量约105万度,年储能充放电约50万度,每年可节省用电成本超100万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343.95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解决“油改电”货车充电后顾之忧。
二、节能减碳成效
01 节能减碳成效明显
经测算,燃油单车日均运营240公里消耗柴油86.4L,柴油的碳排放因子是74100 kg/TJ,柴油的净热值为43 TJ/Gg,单位质量柴油完全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为74.1*43/1000 = 3.1863kg,1kg柴油燃烧排放二氧化碳为3.1863kg,取柴油的密度0.84g/ml,则86.4L柴油质量为72.576kg,燃烧时排放二氧化碳总量为231.2kg,相当于一辆电动重卡每日减少碳排放231.2kg,全年(按300天测算)减少碳排放69吨。
02 开辟交通共富新途径
“光储充直流微网系统”,该项目结合了光伏、储能、充电、换电、直流微网、能源管理等源网荷储单元于一身,减少了交直流转换的电能损耗,预计电能转换效率提升2.6个百分点。该项目盘活利用现有场地资源,为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开辟新的渠道,预期场站每年收益430万元,每年可为企业物流实现能源成本下降41%,减少碳排放14%。
三、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建德市普货运输领域重卡“油改电”项目在全省示范引领运输领域“换赛道”竞争的新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电动重卡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购车费用相比油车高出较多,如果政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能很好的提升运输企业对电车购买的意向。
二是推进多方协同。政府主管部门要扩大电动重卡经济效益的知晓面,提高运输企业对电动重卡运用的信心,相关供能主体拓展市场与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电卡充电站的建设,形成市域范围内便捷高速补能。
三是成为新赛道领跑者。电动重卡刚起步不久,许多地区还在观望,从建德市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电卡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相关部门应抓住机遇,争取成为运输领域新赛道的领跑者,尽早形成规模效益,喝上“头口水”。
资料/建德分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