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严明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关于支持建德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会办,并经局长办公会议集体审议,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建德市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您建议将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转型符合建德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发展趋势,应予支持。
一、前期工作
(一)推进园区提升优化。我市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精神,2022年完成了省级建德经济开发区和建德功能性新材料省级高新园整合优化,整合为一个建德开发区(高新园)。整合优化后的建德开发区(高新园)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转型核心方向,同年积极推动该园区转型升级规划环评的报送与审查工作,取得省级部门审查同意。2022年完成规上工业和服务业总产出585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8.53%, 远高于全市开发区(园区)总体增速,发展成效明显。
(二)推进园区评定复核。2020年在建德市各级领导和企业的支持下,建德高新技术产业园获评省级化工园区。2022年10月,根据省级六部门要求,开展了我市开展了化工园区复核工作(两年一次,复核未通过将取消化工园区资格),为顺利通过化工园区复核工作,杭州市经信、应急、生态、规资、住建、交通等部门落实相关工作,同时,组织9名专家(各部门推荐)赴建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展了现场考核。在日常工作中,还多次赴建德与园区管委会面对面交流,共同谋划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4月14日,省经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应急管理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2023年浙江省化工园区复核认定(第一批)通过名单的通知》(浙经信材料[2023]96号),建德高新技术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复核(全省52个园区,通过18家)。作为省级化工园区,拥有规划工业用地781.27公顷,为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项目,特别是化学合成类工业项目的落地提供用地保障。
(三)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我市对现有入园企业的项目审批环节上加大支持力度。通过“三服务”、“企业环保咨询日”和“环境医院”等多种渠道方式,为企业提供环保指导和精准帮扶。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开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为入园项目提供“一免四减”环评审批优化政策保障。建德高新技术产业园被列入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基地“一核四园多点”的“多点”范围,对环境准入更为严格的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药装备、材料类建设项目,可适用环评豁免。目前已有浙江福斯特药业有限公司、奥赛诺生物等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园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关于代表提出的第一点建议。建德市位于我市钱塘江流域杭州段的上游,在其下游有富春江桐庐饮用水水源地、富春江富阳饮用水水源地、钱塘江杭州饮用水水源地等,需确保我市数千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因此,要在充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建德传统化工产业全面绿色转型,顶层规划。建德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块)转型升级规划环评审查意见中明确要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规模,控制化工企业引进数量。我市将督促建德在发展化工产业中树立“坚持安全生产、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环境保护”理念,有效发挥建德化工产业集群优势,切实做好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高位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已开展“承诺+公证”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对于环境可行、环境防治有效、污染物排放可控建设项目,可适用“承诺+公证”模式,加速项目落地。对无化学合成反应的精细化工、医药项目,不受化工企业家数指标的限制,保牢发展与保护的底线要求。
(二)关于代表提出的第二点建议。我市生物医药制造产业与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产业实行分类管理,两者从工艺管理要求、排放标准以及所属类别有所区分,我市在准入上亦实行差异化的准入政策。化学药品原料药行业被纳入“两高”行业,我市将在准入时严格把控;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可根据“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联动试点,享受“一免、四减”改革政策;我市后续还将探索生物医药实验室级生产审批改革,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提升环评审批效能,助推优质生物医药项目落地;市级重大产业项目享受绿色审批通道,积极做好主动对接,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由市及属地两级统筹保障;加强向上对接,逐步优化生物医药环境准入管理。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6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