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服务 |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工程(紫金港立交—五常港河)
项目性质:改扩建
地理位置: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路
建设内容: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工程(紫金港立交—五常港河)西起五常港河,东至紫金港立交西端接线,起止里程为K2+014.193~K4+361.851,全长约2.35km。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为地面道路、地下隧道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全长约2350米,其中地下隧道长约2220米,双向4车道设计,两侧设置紧急连续停车带,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2处平行匝道,一处为地面平行匝道,位于崇仁路以东,一处为隧道平行匝道,其中进匝道位于花蒋路以东,出匝道位于花蒋路以西。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设置,同时对沿线现状桥梁依需进行拼宽改造或拆除重建。
工程投资:195235.97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空气、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表1。
地表水保护目标主要有:五常港、朝天莫港、枫树湾河、蒋村港、合建港。
表1 本工程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 分类 | 序号 | 行政区划 | 社区 | 名 称 | 桩号 | 距中心线距离 | 路线经过形式 |
环境空气、声环境 | 现状环保目标 | 1 | 西湖区蒋村街道 | 西溪里社区 | 富越香溪 | K2+014~K2+150 | 北约260 | 隧道(盾构)+地面 |
2 | 竞渡社区 | 西溪花园蒹葭苑 | K2+014~K2+200 | 南约188 | 隧道(盾构)+地面 | |||
3 | 西溪花园芦雪苑 | K2+200~K2+450 | 南约83 | 隧道(盾构)+地面 | ||||
4 | 西溪里社区 | 坤和.西溪里 | K2+100~K2+600 | 北约185 | 隧道(盾构)+地面 | |||
5 | 枫华府第幼儿园西溪里园区 | K2+600 | 北约190 | 隧道(盾构)+地面 | ||||
6 | 仕林社区 | 西溪花园白荻苑 | K2+450~K2+600 | 南约80 | 隧道(盾构)+地面 | |||
7 | 西溪花园红柿苑 | K2+600~K2+950 | 南约80 | 隧道(盾构)+地面 | ||||
8 | 杭州市公路管理局 | K2+950~K3+050 | 南约85 | 隧道(明挖+盾构)+地面 | ||||
9 | 杭州橡树老年病医院 | K3+200~K3+270 | 南约240 | 隧道(明挖)+地面 | ||||
10 | 蝶园社区 | 万科.西溪蝶园 | K2+600~K2+950 | 北约79 | 隧道(盾构)+地面 | |||
11 | 诚园社区 | 杭州西溪实验学校 | K4+000~K4+300 | 北约48 | 隧道(明挖隧道口)+地面 | |||
12 | 西溪实验学校宿舍楼 | K4+000~K4+300 | 北约146 | 隧道(明挖)+地面 | ||||
13 | 西溪诚园 | K4+330~K4+360 | 北约200 | 隧道(明挖隧道口)+地面 | ||||
14 | 蒋村花园社区 | 万福里 | K4+000~K4+300 | 南约91 | 隧道(明挖隧道口)+地面 | |||
15 | 蒋村花园如意苑 | K4+150~K4+360 | 南约135 | 隧道(明挖隧道口)+地面 | ||||
规划环保目标 | 1 | 蒋村花园社区 | 规划西湖区行政服务中心 | K3+650~K4+000 | 南约80 | 隧道(明挖)+地面 | ||
2 | 蒋村花园社区 | 规划蒋村花园如意苑(万福里) 配套幼儿园 | K4+050~K4+100 | 南约105 | 隧道(明挖隧道口)+地面 |
注:本表仅列出大气评价范围内距离隧道口较近的主要环保目标。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声环境
(1)施工期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路面拆除、隧道开挖、道路桥梁施工以及施工车辆运输。在上述噪声影响行为中开挖机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是最主要的。本工程沿线敏感点相对较为集中,施工期噪声源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随之消失;施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运营期
经预测,各敏感点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不能满足声环境相应功能区的要求,需采取一定的声环境防护措施。
2、大气环境
(1)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既有路面拆除、桥梁、隧道、道路施工扬尘、管线施工及车辆行驶二次扬尘,对近距离敏感建筑,施工扬尘将产生一定影响。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沥青,现场无混凝土搅拌扬尘及沥青熔融烟气,在路面铺浇沥青时会有少量的沥青烟气产生,施工结束后无影响。
(2)运营期
经预测,本工程运营期对周围敏感点的CO、NO2各敏感点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
3、水环境
(1)施工期
本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桥梁、隧道、道路施工生产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项目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回用于生产过程,多余废水排至市政管网,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2)运营期
本工程实行雨污分流,本工程还考虑海绵城市设计,运营期对水环境影响很小。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施工弃渣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弃渣按照《杭州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垃圾箱定点收集,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5、生态环境影响
本工程占地多为交通设施用地,施工期会占用部分绿化用地,通过对现有绿化进行移植,施工结束后进行景观绿化,不会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做好临时隔声围护,如确需夜间连续作业,应根据《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居民。本工程主线通过采用低噪声路面,安装隔声屏障、隔声窗、加强绿化、选用低噪声风机、设置限速、禁鸣等标志等多种不同方式减轻工程运营对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施工物料堆放远离河道水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运营期实现雨污分流,做好路面养护,隧道内洞内清洗或消防污水经泵站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按照《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做好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进出车辆冲洗等工作,混凝土、沥青拌合材料均外购,不现场拌合。运营期道路养护单位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强路面清扫和洒水降尘工作,做到有效抑制路面扬尘。
4、固体废弃物防护措施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施工弃渣按照《杭州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规定作妥善处理。
5、风险防范措施
加强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管理,设置限速标志;编制应急预案。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快速路网规划、杭州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杭州市快速路网,方便群众出行。工程建成运营对声、大气、地表水、生态等环境要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执行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其环境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本项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评价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
征求意见的范围: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①设计、施工和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问题;②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③对拟建项目的态度等。
期限及公众意见反馈途径:相关单位及个人在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表达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
地 址:杭州市中河中路275-1号
联系电话:0571-87152628
2、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向往街199号3号楼
联系电话:0571-87996810
3、环保审批部门: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联系电话:0571-85085326
八、环评报告审批前公示
在报送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可在环评单位网站进行公开查阅。
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
2019年1月7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