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你有没有被一只只栩栩如生的
“加油鸭”刷屏?
9月16日、17日,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周刊》、《新闻直播间》两度报道“加油鸭”。它们由废弃笋壳制成,不仅环保,还散发出非遗文化的魅力。一经“入编”亚运村应援团,便获得多位亚运健儿的追捧!
这群可爱的小家伙,
来自余杭区百丈镇!
究竟,
“加油鸭”是如何诞生的?
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一起来听~
作为“浙江毛竹之乡”,百丈镇生态资源丰富,群山涌翠,竹海茫茫。笋壳是竹笋外面包裹的一层层保护壳,伴随着竹子的生长全部脱落,化入泥土。以前,村民会捡拾脱落的笋壳烧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捡拾笋壳。因而,脱落的笋壳一般被当作废物垃圾处理,等待自然降解。
某天漫步竹林,看见漫山遍野的笋壳,百丈镇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突发奇想:“要不试试变废为宝,把废弃笋壳做成非遗工艺品?”
思索片刻,她联想到笋壳的花纹和小时候河边养的鸭子非常相似,便萌生了将环保、天然的笋壳做成鸭子的想法。同时,她找来黄杨木雕手艺人用剩的碎木头,进行废物利用,拼拼补补做成了鸭子的胚型,再把笋壳粘贴上去。巧手翻飞间,一只栩栩如生的鸭子便诞生了。
郑芬兰介绍,在中国古代,“鸭”与“甲”谐音,“鸭”寓意科举之“甲”,因而她将第一批“加油鸭”送给了今年中高考的学子,祝愿他们取得佳绩。
除了“加油鸭”外,郑芬兰还创新融入五颜六色的土布,塑造出一批灵动缤纷的“快乐鸭”。
郑芬兰这一变废为宝的创意做法,是“无废”理念在余杭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生动体现。为给“无废”亚运增彩添色,她和阿里巴巴一拍即合,指导其志愿者制作3000只“加油鸭”,作为特色伴手礼送给本次亚运会运动员,希望亚运健儿能赛出最佳成绩,勇创佳绩。
“加油鸭”的火爆,也带动了百丈镇的就业。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收获一只专属“加油鸭”,并在亲手制作中深切感受“无废”理念、“无废”亚运的魅力,当前,她们正紧锣密鼓赶制“加油鸭”半成品,让它们尽快送抵更多人的手中。
这是余杭区始终高度重视传播“无废”理念、建设“无废城市”的一个生动缩影。下一步,余杭区将继续统筹全局抓推进、多管齐下抓创建,全力护航抓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为全省“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余杭经验”。
萌化了的“加油鸭”,
有没有戳中你的心?
福利时间到!
在留言区留下
你关于“无废”理念的奇思妙想,
我们将选取点赞数最高的前10位
送出“加油鸭”半成品礼包!
参与规则
从9月27日至10月8日期间,在杭州生态环境本条微信推送留言区留下您关于“无废”亚运、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感受和建议,点赞数最高的前十位用户送出“加油鸭”半成品礼包。
领奖规则
获奖名单将于10月10日在杭州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公布,请大家及时关注,确认获奖后,请将您的留言截图发给杭州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并留下您的姓名、手机号、邮寄地址,我们将送上“加油鸭”半成品礼包。
来源:余杭分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