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践行“无废”理念,以智促治,积极创新,率先打造了管理有序、运作高效的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样板,全面助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萧山区坚持城乡统筹、数智治理,以固体废弃物全生命周期治理为基础,将“智能账户”模式打造成全省垃圾治理七大模式之一,连续三年获省优秀、市一等奖。
为破解装修垃圾“监管难、运输难、处置难”三大难题,萧山区依托固废智能监管系统“一网统管”功能,在机制、技术和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全面助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2022年上半年,萧山全区100余个新交付(装修)小区已实现装修垃圾智能投放箱入驻100%覆盖、清运收运协议100%签订、末端处置100%进场。
为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装修垃圾的监管体系建设,萧山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建强队伍、创新机制
建立起以区长为组长的装修垃圾处置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规范装修垃圾从投放、清运到处置的三大环节,确立了“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属地负责与部门协同相结合、政府补贴与有偿服务相结合、职能部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4大原则,破解了传统装修垃圾长期堆放带来的问题,重塑全区装修垃圾行业格局。
提升能力,创新技术
在萧山区蜀山街道布点建设固废资源化综合体项目,对装修垃圾进行全口径收集。该项目总投资近3.9亿元,占地84.2亩,处置规模为2000吨/日,已于2020年底项目建成投用。项目创新采用“分类严选、资源利用、焚烧处置”工艺,装修垃圾经过多级筛选、破碎环节后进行再生产,产出砖料、砂石料等半成品,制成砖砌块、植草砖、路沿石等成品进入下游市场,由此开启建筑垃圾处理新模式搭建的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工艺水平全省领先。
数字赋能,创新模式
萧山区创新设计并投放100余只“智能投放箱”,在实现装修垃圾的密闭化收运和箱体灵活调配的同时,有效避免装修垃圾因露天裸露堆积而带来的扬尘污染。
箱体上设置有超声波感应探头,实现清运“零延迟”。固废资源化利用综合体配置有地磅、中控台等可量化、可视化监管设备,实现处置全流程数据监管。在全链条的智能监管下,全区装修垃圾清运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8.2%。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提升环境品质,营造良好的“无废”氛围始终是杭州城市建设道路上的重要一环。萧山区对于装修垃圾的全面、智能化治理为城市环境有效减负,向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较有成效的萧山方案。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