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共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打造城市绿色低碳经济样板--滨江

滨江区是杭州市城市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正处于打造“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的关键时期,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开发强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给生态环境持续提升带来较大压力。为破解这一难题,滨江区充分发挥高新区优势,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之路,坚持生态优先、环境立区,以三大污染防治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还入选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拟建设名单,为科技助推绿色共富提供“滨江经验”。

以“数字+”为抓手,探索可持续循环新模式

精准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探索应用“物联网+工地”创新技术,建设“智慧监管云平台”,对工地扬尘源控制及喷洒水降尘实行日常在线监管,93个工地获得杭州市样板标化工地。深入系统实施污染防治整合攻坚战,实施大气巡查-整改精准化闭环管理,落实问题抄告、督办、整改机制。强化行业和移动源废气、工地扬尘、城镇排气治理,率先划定“餐饮禁开区”,实行联审机制。PM2.5浓度由2015年57.2mg/m3降至28.4mg/m3,空气质量优良率由61.9%提升至87.2%。

系统施策,打好碧水保卫战。围绕河道管网的水安全、水环境、水平衡等主题,融合大数据分析、AI自动识别告警、模型云等技术,集成水质、水文、水务、气象、视频监控、河道及雨污水管网数据,搭建滨江数智治水系统,实现“一网统管”。通过该平台,可对突发涉水事件感知、预警、溯源,实现自动派发、闭环处理,依靠智慧化推进科学治水、科学引配水、高效防洪排涝,打造跨层级、跨区域的高效治水体系。目前,成功创建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省级“美丽河湖”3条,市级“美丽河道”26条;完成涉水行业企业整治提升6家;市控以上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III类以上,夺取治水工作“大禹鼎”。

统筹治理,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完成率100%,项目完成率100%,完成60个无废细胞创建。着力推进“无废亚运”建设。试点“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在45个小区设置48组智能回收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0%。2021年进场垃圾总量实现负增长,滨江区被评为2021年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估优秀单位。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实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以“创新+”为动力,构建绿色产业生态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聚力打造低能耗、低污染产业体系,紧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巩固壮大数字安防、信息软件、电子商务、通信设备、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命健康、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5%,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战略新兴和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始终保持全省首位;获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省唯一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强化技术攻关,优化低碳研发环境。积极培育支持绿色低碳企业,鼓励绿色低碳核心技术攻关。率先启动“企业创新积分”试点,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强化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实现低碳技术开发应用48项。打造滨江“低碳技术输出高地”,向外推广陆特地热能源技术、林东海洋能源技术、中控太阳能光热技术等一批“滨江技术”,目前林东新能源是世界上唯一实现连续并网运行突破一周年的潮流能机组。

坚持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助力减排。不断深化数字化改革,实施“去中心化”,全部生态环境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依托市“生态智卫”系统,率先建设“环保智管服”应用场景,针对31个行业梳理“业务办理、运营管理、风险防范、环境治理”4类136张以企业为中心个性化自我管理清单,同时利用系统将企业日常环保业务办理“多表合一”,提升企业污染防治能力,提高整体环境治理能力。

以“低碳+”为引领,谱写绿色生活篇章

推动绿色出行,持续发力低碳生活。鼓励企业参与碳汇市场,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由企业内部向企业之间扩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全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全区公交领域实现新能源全覆盖。区内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曹操出行)获评浙江省近零碳排放交通试点企业,2021年全年累计碳减排46.8万吨,充电量5.2亿度,累计节省燃油资源2.3亿升。

以点扩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区内人才社区和人工智能产业园综合能源管理项目以及未来社区打造项目基础上,探索开展区内低碳试点项目建设。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园数智化改造项目一期已完成,改造面积约12000平方米,节能效果达20%以上,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50.5吨。

以宣促建,营造全区绿色氛围。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生物多样性、五水共治、无废城市、垃圾分类等主题,积极策划和开展宣传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