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凉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奖啦

近日,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浙江大学等科研团队联合申报的“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获奖证书

在“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中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担的浙江清凉峰生物多样性调查,森林固定样地长期监测,华南梅花鹿、安吉小鲵、象鼻兰等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野生动物监测仪全区动态监测等研究成果是其中的核心。

自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尤其是植物调查中,张宏伟林业高级工程师先后发现昌化刺蓼、清凉峰卷耳2个植物新种和毛果垂枝泡花树1个植物新变种,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植物新种

2014-2017年,浙江清凉峰组织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师范大学,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出版《浙江清凉峰生物多样性》专著,系统总结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促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管理水平的提升。

野外调查

自2006年保护区建立的台湾水青冈森林固定样地开始,保护区共建设1公顷森林固定样地4个,并先后开展多次样地复查工作。期间,发表论文5篇,进一步了解保护区特有物种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维持机制。

样地调查及其台湾水青冈群落

2018年开始,保护区启动华南梅花鹿、安吉小鲵、象鼻兰等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项目,研发微生境调控、仿自然人工繁育以及野外放归等关键技术,实现野外种群复壮。

安吉小鲵

华南梅花鹿

象鼻兰

2014年保护区在千顷塘华南梅花鹿区域开展了红外相机网格化监测工作,2017年底,保护区在全区共布设115台红外相机实现野生动物网格化监测,进一步了解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活动节律、种群分布和数量,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监测方法论文5篇。

红外相机监测物种照片

附: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简介

生物多样性是组成绿水青山的主体,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的核心基础。浙江省拥有丰富多样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富含特有属种和珍稀濒危动植物,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据重要地位。但截至上世纪末,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领域还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多样性时空维持机制理论及应用技术基础薄弱;(2)珍稀濒危动植物野外种群复壮缺乏关键保育技术,重要物种几乎均尚未得到有效保护;(3)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价缺乏全域监测技术。

“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经历多年科技攻关,在理论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突破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瓶颈技术,构建了全域动态监测技术体系,为我省“两山转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主要成果如下:

一是揭示了生物多样性时空维持机制,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在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长期定位研究基础上,揭示了扩散限制、生境异质性、环境过滤、时间积累、生境片段化等在时空维持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突破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瓶颈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是研发了珍稀濒危动植物复壮关键技术。针对安吉小鲵、百山祖冷杉等12种代表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创新性研发了仿自然人工繁育、微生境调控、胚拯救、和就地放归等8 项关键技术,突破了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瓶颈,实现了野外种群复壮。

三是构建了生物多样性全域动态监测技术应用体系。在全省多个代表性自然保护地构建了动态监测样地体系,研发了野生动物监测仪全域均匀布放和动态监测技术,评价了生物多样性资源、栖息地质量及其保护状况。

项目在Science、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等刊物发表SCI论文41篇。推动了全省自然保护区网络构建,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6处,创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和标准试验区试点1个,晋升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个,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报道100多次。为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与整合优化,以及国家公园试点区设立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全国的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来源:浙江清凉峰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