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了《关于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最佳制度供给、最佳服务项目、最佳组织举措”典型案例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通报指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在制度供给、服务项目、组织举措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环保智管服——重塑环境服务与监管体系”入选十佳案例,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拱墅分局的“廉政警示教育‘月月看、周周学、日日新’”入选优秀案例。
环保智管服——重塑环境服务与监管体系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进数字化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政、企、民共治模式,在全省率先试点“环保智管服”应用场景,重塑环境服务与监管体系。截至目前,“环保智管服”应用场景已覆盖1.2万余家企业,并作为“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在全省推广使用。 从传统判断到科学分析 创新环境执法新模式 “环保智管服”应用场景对企业环境健康水平实施分色管控,从污染排放、执法监管、公众监督、环境安全等4个维度制定赋码规则,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赋予企业“红黄绿”码并动态更新,绿码无事不扰,黄码加强监管,红码重点管控。同时,通过模型算法、视频联动等数字化手段,从现场检查到线上监管,从经验主义、蹲点守候的现场执法模式,转变为数据驱动、线上固定证据的非现场执法模式,提高了执法效能。 从监管到服务 通过全周期帮扶增强企业获得感 “环保智管服”应用场景通过线上普法、云集档案、自查体检、预警提醒等7项功能,为排污企业提供全方位环保指导与服务,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系统自动推送给企业实时预警提醒,避免升级为违法行为;还会提供给企业全套环境健康自查表,引导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同时,系统还免费提供专业的环境医生服务,提供线上和线下专家门诊。 从管理到治理 联动多部门协同改善环境 “环保智管服”应用场景推动实现多主体联动、跨部门协同、政企民共治,引导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公众积极参与,扩展环境治理创新的外延。应用场景上线以来,企业环境治理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红码企业数量由0.8%降至0.3%,黄码企业由6.8%降至4.9%,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得到积极解决。 廉政警示教育“月月看、周周学、日日新”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拱墅分局推动作风建设由“抽象化”变“具体化”,廉政警示教育做到“月月看、周周学、日日新”,建立系统性的教育方案,分为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制度建设、服务效能四个工作体系,细分为22个工作任务,推动作风建设的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 每月固定主题党日观看2个廉政警示视频,推出“忏悔实录 ”“监督曝光案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违纪违法案例”三个警示教育专题;每周微信群推送2篇,结合清廉浙江等公众号,不定时投放警示案例学习;每天在微信群、浙政钉群不定时投放警示案例学习。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教育作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认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腐败的警惕、对法纪的尊崇、对权力的敬畏,推动形成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此方案加强了党建与大气整治、水环境质量提升、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的紧密融合,破解难题,有效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美丽拱墅建设、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