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细,全面冲刺省级“无废城市”创建,11月8日上午,杭州市无废办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市无废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曹建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区、县(市)无废办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无废办通报了各地“浙固码”推广使用情况和危废企业视频监控安装等情况,要求各地加快工作进度,倒排时间、紧盯进度,确保年底前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省环科院专家结合全省“无废城市”建设评估细则对申报流程、重点指标、重点任务等进行培训解读。各地无废办汇报年度“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等,并就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座谈交流。
曹建松充分肯定各地取得的工作成效,指出在市区两级合力推进下,全市五大类固废收运体系更加健全、利用处置能力持续提升,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无废指数”持续两个季度位列全省第一。对下步工作提出“三个务必”的要求:
一是思想上务必重视。“无废城市”建设是固废领域的重点工作,也是今年污染防治攻坚的重点任务之一,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务求必成”的决心,全心投入、全员攻坚、全力以赴,力争有更多区、县(市)通过省级“无废城市”建设评估。
二是目标任务务必完成。各地要对照省指标体系和评估细则,吃透规则、抓住重点,充分发挥好无废办统筹协调作用,协同相关部门深入盘点、查漏补缺,进一步补短板、拉长板,力争不失分、少失分、得高分。同时要守牢底线,确保不发生一票否决事项。
三是特色亮点务必突出。各地要结合区域产业特色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挖掘特色亮点,培育更多典型案例和先进模式,切实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无废”品牌,同时要加强总结提炼,加大“无废之窗”等省级以上媒体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2022年至今,全市已累计创建32类490余个“无废细胞”,新增工业固废利用处置能力30万吨以上,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等指标全省前列,危险废物率先实现“趋零填埋”。全力打造首个“无废亚运”品牌,培育第一批全省“无废亚运细胞”示范点11个,成功举办全省“无废亚运”推进活动,发布动漫形象--绿芽儿和公众“无废亚运”十条举措,全面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下一步,杭州将对照建设目标,全面冲刺、全力攻坚,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力争交出省级“无废城市”创建高分报表,打造“全域无废”杭州样板。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