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号)、《浙江省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等要求,结合杭州市实际,确定“十四五”期间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的总体战略,统筹安排污染防治的各项工作,编制《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分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大部分和附表清单。

第一部分总结“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背景。

总结“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并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完成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基本摸清土壤污染状况。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用地变更土壤调查,污染地块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涉土源头防治不断深入,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实施严格监管,提前两年实现“十三五”重金属减排目标。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建设,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协调机制。地下水水环境质量改善,完成地下水“双源”调查。“十三五”期间,杭州土壤污染防治各项主要指标均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49%,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和安全利用难协同,存在修复利用同步难、修复过程监管难、共管共治联动难等问题。二是土壤污染防治实际管理与管理能力间也存在着矛盾,主要为政策标准、监管能力、监测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三是涉土污染源头防控需要走向精准化,源头防控的薄弱主要表现在规划源头、技术源头和管理源头三方面。四是数字化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尚未建成。

第二部分明确“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总体要求。

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在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局部有所改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保障更加有力;建立全市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初步遏制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地下水污染扩散趋势,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共设置6项具体指标,到2025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地下水质量Ⅴ类水比例、“双源”周边地下水监测评价点位水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下降均达到省下达目标。

第三部分列出“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主要任务。

主要有深化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推进土壤污染源头综合防治、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提升土壤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等五个方面主要任务。一是深化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涉农区、县(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完成动态调整,确保“十四五”期间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不减少。落实新垦造耕地的分类管理,新垦造耕地土壤污染调查覆盖率不低于90%。二是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加强环境监管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管控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探索建设企业化运作的“修复工厂”。加强管控和修复的环境监管,健全并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质控制度。三是推进土壤污染源头综合防治,落实土壤环境保护的空间管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污染地块“一张图”。受污染耕地分布的区、县(市)完成溯源排查,基本建立污染源清单。落实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污染防治,每年更新发布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推进尾矿库闭库消库,全市7座尾矿库原则上只减不增。四是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主要为完成新一轮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更新调整,分类实施地下水水质巩固或提升行动,分批建立杭州市地下水污染重点企业清单,开展萧山区瓜沥镇工业集聚区等沿江沿河重点工业园区的地下水污染扩散排查,完成1个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五是提升土壤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强化土壤环境监测能力、监管能力、执法能力建设。

第四部分提出了“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的保障措施。

一是落实目标任务,强化考核评估。二是完善资金投入保障,引入市场机制。三是加强规划宣传引导,推动社会监督。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土壤保护领域科技创新主体培育。

第五部分是重点项目清单。

包括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源头综合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能力建设五个方面共25个重点项目。

三、适用范围

杭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适用于本《规划》。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四、解读机关

本文件解读机关: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解读人:来勇

联系电话:87238483。

关于印发《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