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的通知

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各分局:

现将《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4月21日

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继续高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伟大旗帜,按照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助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为建党100周年增光添彩,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提高思想站位,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一)高标准制定整改方案。牵头制定《杭州市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落实领导领办制度,细化制定科学合理整改计划,牵头抓好15项问题和1157件信访的整改。加快推进省级督察剩余问题和信访件的整改落实。

(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建立完善定期调度、现场督导、督办约谈、通报讲评、验收销号5项制度。强化督察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体系,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三)深入开展举一反三问题整治。根据中央督察组反馈意见,围绕12个方面47项问题,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围绕高质量推进问题整改、高标准开展验收销号、高水平做好长效管理,扎实推进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各项问题整改落实到位,防止反弹。

二、创新执法模式,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四)深化环保码应用。继续推动环保码向精准化执法+服务提升,完善环保内部相关数据整合,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更加快速、精准锁定环境问题,提升环境问题发现能力,建立分类差别化“双随机”执法模式,对环境管理良好的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对环境违法的企业做到精准打击,对管理不到位的企业做到精准帮扶,引导企业自律守法,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初步建立以“环保码”为核心的企业环境服务和执法体系。

(五)构建问题发现机制。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拓宽线索发现渠道,建立污染问题清单,跟进环境问题交办,推进整改验收销号,形成问题发现和整改的闭环,实现环境污染问题及时、精准、科学、有效管控。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放大环境执法震慑效应,引导企业自觉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六)推进非现场执法应用。紧紧围绕“高水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数字治理第一城”的目标,结合2020年已开展的废气、废水在线校准工作,借助在线监控数据应用手段,加速统筹推进深化“数字+执法”工作,优化非现场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

三、优化执法方式,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七)强化执法专项行动。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危废专项行动、生态和饮用水源保护专项行动、开展涉水排污口专项执法、排污许可管理专项执法、秋冬季大气专项执法、移动源专项执法、VOC专项执法、“三同时”监督执法专项检查等行动,全面排查环境污染问题,严查环境违法行为,推动解决一批重难点环境问题,保护群众环境权益。

(八)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全面落实《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及省实施方案,结合各地实际,完善正面清单相关制度。建立污染源企业正面清单,提高环保执法精准度,将执法力量优先投向风险高、高污染企业,借助落实正面清单,持续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提升执法效能,助力企业生产。

(九)深化部门联合行动。推进公检法司环部门联席会议、联合培训、信息共享等机制深化落实,会同公安机关开展联合执法、联合挂牌督办、联合现场督导,形成合力,加大环境污染犯罪问题查处力度,重点打击污染严重、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与经信、自然资源、建设、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监管与执法,及时通报共享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线索。

(十)提升办案质量。通过法律法规典型案例讲解、现场执法技巧经验交流、案件互审互评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业务能力。规范执法程序和办案流程,开展案卷质量提升和标准案卷制作活动,建立分级审查制度,全面落实案卷监督考核机制。

四、提升应急能力,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十一)强化环境应急保障。严格落实环境应急值守制度,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和重点时段领导带班值班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环境应急信息报送工作,严格落实信息报送时限要求。全力做好建党一百周年等重大活动和汛期等敏感时段环境安全保障,按照五个“第一时间”和“5.24”要求,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污染损害评估工作,做好总结评估和统计分析。

(十二)做好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组织修订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督促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化工园区(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备案。完善尾矿库应急预案体系,要求较大以上风险等级尾矿库编制政府专项预案。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落实重点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三年滚动更新,督促企业根据预案开展环境应急实战演练。

(十三)切实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认真落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做好环境风险源名录更新,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应急行政处罚工作。加快推进“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开展企业常态化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并及时录入企业外网申报平台。加强环境隐患问题排查录入、整改落实、督办销号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进一步强化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联动。

(十四)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以案促建 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着力推动环境应急能力提升。建设杭州市环境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加强省环境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应用,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数字化水平。组织开展贴近实战场景的检验性拉练,举行一次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演习。推进建德、钱塘新区有毒有害预警体系试点工作,持续做好生态环境应急专家库和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救援队伍建设。

五、聚焦重点难点,化解生态环境矛盾纠纷

(十五)扎实提升信访办件质效。围绕信访总量下降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定期梳理排查高频投诉事项,分析研究化解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优路径和具体方案,聚焦重难件化解。做好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经费保障和发放工作,提升公众发现反映环境污染问题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初件首办责任,提高首办质量和效率。定期抽查信访办件,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办,推动生态环境违法问题依法处置到位。

(十六)分类分级处理信访。坚持依法分类,厘清信访程序与行政程序之间的边界。坚持分级办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及时将信访投诉转交办理。扎实推进举报投诉类信访件转入“互联网+监管”执法平台办理工作,督促属地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执法检查,提升群众投诉举报的执法监管率和立案处罚率。

(十七)强化信访数据分析。及时更新浙里访平台生态环境信访信息,对多途径受理渠道信息,按统一标准受理、统一标准答复、统一标准公开。深入挖掘信访数据潜力,加强定量分析和综合研判,坚持月度生态信访形势分析,研究生态环境信访办件的规律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深化分析预警,主动把握环境信访投诉举报事项中的环境违法线索,提升信访来源案件的查处率,加大举报查实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主动作为,着力化解信访矛盾纠纷。

六、强化能力建设,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

(十八)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用好机关学习日、“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和党支部“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评价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武装干部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十九)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张清单”,细化廉政目标,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廉政责任。开展经常性廉政教育和党章党纪党规的学习,推进警示教育入脑入心,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做到不敢腐、不想腐。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洁好家风建设”,加强干部职工8小时以外管理,确保干部职工廉洁自律。

(二十)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充分发挥大练兵大平台作用,坚持练兵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重点工作相结合,以现场执法和案卷规范为两大着力点,紧扣执法难点、基层痛点,丰富比武内容,创新比武形式,实行“全员、全年、全过程”练兵,强化对全市执法人员执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十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强化干部选任工作管理。建立健全执法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责任,细化工作流程。组织开展干部轮训,加快补齐干部队伍的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的短板,努力建设一支新时代的“标兵”型生态环境执法铁军。

(二十二)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区县监管执法能力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执法重心向区县下移,强化基层监督和内部约束,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推行跨区域跨流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加强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推进互联网+监管应用。积极参加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加强全市综合行政执法领域交流合作,提高综合行政执法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二十三)强化环境执法稽查。结合区域信访情况、行政处罚情况、案卷质量情况落实稽查工作。规范重点污染源现场执法检查和环境污染案件现场调查取证行为,健全监管机制,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升规范执法能力、严肃查处突出环境违法问题,提升全市环境监管水平,有效降低环境监管失渎职风险。

(二十四)推进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坚持周、月调度,持续做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相关整改任务的牵头汇总报送工作。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排查,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加强对千岛湖、西湖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每年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确保巡视反馈问题及时整改。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