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淳安县人民政府共同筹建的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淳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鸿斌为千岛湖站揭牌。
该研究站是淳安县积极发挥专家智库、科研院所作用,深化千岛湖保护专项研究,借智借力助推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又一重要举措。
淳安县县长张鸿斌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指出,筹建成立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是淳安县委县政府立足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从千岛湖生态系统特征和生态保护需求出发,迈入科学化治水的关键一步,是增强千岛湖水生态管理能力标志性举措,也是淳安县生态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的成立,不仅弥补了淳安县在综合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空白,更为淳安县提供了集科研创新、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高位平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在揭牌仪式上讲话,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湖所将组建一支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领衔的知名科研队伍,长期扎根于千岛湖,不断强化高水平成果产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千岛湖生态研究站的建立将不断提升和夯实淳安县在水环境保护领域的知名度与引领能力,增强淳安县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发言权。同时千岛湖研究站也将致力成长为国家级的野外站平台,以其扎实的科研成果为淳安县乃至全国类似湖库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挂牌仪式后,召开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建站方案研究会。来自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和淳安县相关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相关科研院所专家给研究站建站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我国以湖泊-流域系统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立研究机构,自2004年起就在千岛湖流域开展工作,2014年与淳安县签署共同推进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将千岛湖作为大型水库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围绕生态学理论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等核心问题开展研究,构建了千岛湖水质水华监测预警系统,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的水库生态学研究队伍。2020年8月,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也首批入驻千岛湖“两山”高层次人才集聚区。
目前,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具有博士学位的核心骨干科研人员14人,包括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此外,还包括研究生队伍20余人 。根据千岛湖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保护需求,设置了物理湖泊学、营养盐动力学、浮游植物学、水生动物学、流域生态学5个研究方向,从多方面观测、诊断、认知千岛湖水环境与水生态演变的内在规律,为千岛湖水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下一步,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将积极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推动和引领千岛湖水库生态学研究,提升千岛湖在国际水库科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同时努力将研究站纳入中国科学院生态观测网络体系(CERN),建成湖泊水库综合研究的观测与研究基地、科普与教育基地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基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