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1年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杭环发〔2021〕4号

局机关各处室,各区(县、市)分局,钱塘新区分局,局直属各单位:

现将《2021年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2月4日


2021年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

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工作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大局,紧贴生态环境工作实际,找准有效载体,围绕特殊时间、关键节点、重大事件、重点工作、典型经验等开展一系列宣传报道,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和宣传保障。

一、围绕“六个重点”,抓好宣传报道

1.围绕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围绕打造新时代全国宜居城市建设、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宣传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的实时举措及成效。

2.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思路,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挖掘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的新突破,聚焦工作亮点和典型事例,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围绕数智环保建设。围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数字赋能新做法,从不同角度讲述相关工作的实际作用及最新进展,展现杭州建设数字环保第一城的具体实践和经验做法。

4. 围绕绿色亚运。围绕从亚运村到杭州亚运会场馆设施建设中的“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等理念,聚焦“绿色建筑”“空气质量”等,宣传亚运筹备阶段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诸多绿色实践工作。

5. 围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围绕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体现整改决心、整改态度和整改成效。

6. 围绕典型人物事迹。围绕杭州生态环境执法检查、环境保护监测科研、环境信访维稳等一线和基层工作,深入挖掘工作典型案例和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展示生态环境干部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良好作风。

二、用好“六个平台”,提升宣传质效

7.用好主流媒体平台。力争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刊发报道。推动《中国环境报》重要版面刊发重要稿件数量逐年上升。加强与浙江卫视、浙江日报沟通联系,建立长期新闻用稿通道。完成中国环境报、今日环境推广任务。

8.用好多媒体平台。完善以“杭州生态环境”政务微博、微信、抖音账号等平台为龙头,各区、县(市)“两微”为成员的新媒体矩阵管理和运行机制。注重培养各地在新媒体端信息发布、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市、区两级新媒体在重大事件发布上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联动共振效应,不断扩大新媒体及时准确传递环境资讯的范围,提高影响力。开通“美丽杭州”官方抖音号直播功能。

9.用好环保主题活动平台。组织开展“6·5”世界环境日、“6·30”浙江生态日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重大环保主题活动,时精心策划媒体采风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生态环保活动的参与度和环境获得感。着力在主题宣传的传播力、感染力、特色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抓好重大项目宣传,丰富报道内容,努力上大报、大版块、攻头条。

10.用好绿色资源平台。结合多年绿色创建成果和“四类设施”开放工作,打造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精品公众开放线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深度,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环境教育需求。 

11.用好学校环境教育平台。加强与市教育局、共青团市委、亚组委等的沟通协调,整合资源,借助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等载体和少先队入队、成人礼等学校活动,组织举办系列青少年绿色环保活动;编好杭州市环境教育基地画册,发挥基地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功能,提升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

12.用好基层宣传平台。联合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萧山传化艺术团举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守护绿水青山,喜迎绿色亚运”等环保公益演出活动,把生态文明理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乡村舞台。设计制作各类生态环保宣传品,积极向基层乡镇(街道)、社区(村)发放。

三、提升“三种能力”,增强宣教水平

13.提升新闻宣传教育策划能力。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切入点和落脚点,提高宣传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宣教信息业务资源,推进宣教理念、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创新,拓展宣教阵地,扩大宣传效应。推动“美丽杭州”专栏“区县(市)一把手谈生态环保”节目,积极宣传区县(市)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建设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主动策划新闻发布选题,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推动宣传短信“智能投放”,做到生态环境内容向群体精准推送。加强对市民中心、钱江新城附近电子屏环保公益广告等的投放力度,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灯光秀落地。

14.提升舆情监测监控能力。积极梳理环境风险敏感点,做好涉生态环境舆情信息的收集、报送、分析和研判,及时回应社会和媒体关切的问题,协助化解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加强网评员培训和舆情信息工作管理,研究制定出台舆情监测和处置应对管理办法,规范舆情信息收集、报送、应对工作,充分调动网评员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

15.提升环保公众参与指导能力。搭建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平台,推动环保志愿者总队与局系统志愿者队伍、局团委志愿者队伍、环保行业协会志愿者的对接,形成环保公众参与合力,不断提升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广泛动员公众、民间组织参与生态环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生态环境公众事务,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全民环保的行动保障体系。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