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出版对外友好界别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次生灾害”的建议》收悉。我局非常重视,会同市卫健委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这些建议非常科学合理,和疫情防控工作息息相关。现将有关办理意见反馈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监管、重服务,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力以赴做好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隔离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医疗废水处理、城镇污水处理(消毒)和环境应急监测等监管工作,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和企业开展检查服务。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切实抓实抓细抓落地,奋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本职工作,同时根据专家建议积极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坚决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服务大局,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变化,科学合理地优化工作导向、强化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确保上级各项指示要求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不折不扣落实,为“双线作战”取得胜利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撑。
(二)履行监管职能,坚守安全底线。进一步抓细抓实医疗废物各环节环境监管,继续督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工作;督促指导收运处置单位加强收集、转运、处置全程环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协调做好应急处置能力管理。持续指导医疗单位及配套城镇污水处理厂做好污水消毒工作,对总余氯、粪大肠菌群指标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等情况强化监控,督促做好自行监测,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做好医学观察隔离点污水处置监管工作。稳妥有序开展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任务,突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控,保障水源安全。统筹抓好环境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污染防治和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后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三)优化服务保障,助力经济稳发展。按照《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助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工作方案》和《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复工复产“三服务”助力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意见》,抓落实抓落地,通过严格疫情防控环境监管服务、优化疫情防控期间环评审批、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技术服务、积极提供环境要素支撑保障、开展环保服务企业结对活动等五大举措,助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实质性措施取得实质性成效。
二、与建议相关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尾水监测。疫情期间,我市杭州市西溪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作为省市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医院设置专人负责医疗污水处置工作,严格按规定消毒后排放,并定期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排放前的污水开展检测,出具专业的污水处理检测报告并保存备查,确保排出的医疗污水符合要求。
卫生部门组织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提高对定点医院的监督检查频次,派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深入各级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污水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对其是否按要求开展检测、检测报告是否合格、是否有污水违规处理情况等进行检查,检查中未发现相关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时间召开视频会议,布置对杭州市西溪医院等定点医院的污水进行了采样抽检。经疾控检验部门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医疗污水排放要求。同时指导医疗单位做好污水消毒工作,对总余氯、粪大肠菌群指标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等情况强化监控,督促做好医院自行监测,确保污水达标安全排放。
(二)污水处理厂及时加装消毒灭菌设施。生态环境部门在疫情期间专门印发《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的通知》和《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的补充通知》。按照文件要求,在正常处理达标前提下,又督促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加装或启用了二次消毒灭菌措施,并做好监督指导。并在加装到位前采用临时设备加氯消毒,确保消毒效果,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做好污水处理厂尾水和污泥相关数据和监测结果的每日调度工作,这项工作目前仍在继续。
(三)加强污泥监管,跟踪污泥去向。根据相关文件,生态环境部门督促指导污泥收运处置单位加强收集、转运、处置全程环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目前我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和处置能力基本匹配,通过焚烧方式处理率达99.93%。
(四)确保处置设施正常运行。及时更新定点医疗机构、临时隔离场所、污泥处理企业及研究机构的清单,及时了解存在的人员、出行不便、物资短缺、当地交通管制限制等实际困难情况,加强与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的汇报和沟通,市级相关部门也积极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市经信局争取了物资支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开展农村无害化户厕改厕。卫生系统进一步规范农村无害化户厕改厕技术,有序推动了农村无害化户厕改厕工作。一是落实目标任务。以年度爱国卫生和健康杭州建设工作任务的形式,及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区、县(市);二是制订工作计划。及时制订下发了年度农村改厕工作安排,明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有序推动工作;三是开展实地调研指导。组织开展农村改厕项目中期督导,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年终开展农村改厕工作考核,确保建设质量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四是加强工作保障。每年组织举办全市农村改厕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开展粪便无害化效果监测工作,在有关区、县(市)设立检测点,采样分析粪便无害化效果,下发农村改厕宣传单,提高广大农户对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积极参与农村改厕的热情。到2014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达到100%,截至2019年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9.2%。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按照你们提出的建议,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我局和市卫健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强化主体责任,严格医疗污水管理。督促医疗机构加强医疗污水的管理工作,落实医疗污水消毒处置工作责任到人;加强对医疗污水处置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医疗污水规范化消毒处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日常的检测和管理,严格按照医疗污水消毒规范处置,按规定消毒后排放。
(二)强化监督责任,加大督查处理力度。将医疗机构医疗污水消毒处置督查常态化,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力度,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工作;加强部门联动监管,及时共享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污水处置情况等信息;从严从重处罚督查中发现的污水违规处置问题。
(三)强化污泥监管。实施污泥信息化监管,加大对污泥运输车辆的检查力度,促进污泥运输专业化、规范化。加快建设省市两级信息化监控平台,推进企业污泥出入口规范化。采用视频监控、数据扫描、车载GPS和电子锁等手段,实时监控污泥从产生到处置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信息跟踪和可追溯。开展污泥核查,加强污泥申报登记管理。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落实企业非正常工况下原辅材料和中间物料的应急处置措施。推行污泥应知卡制度,公示污泥信息,督促企业依法履行污泥处置责任。
(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广大农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在农村尚未全面实现截污纳管的背景下,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前期改厕工作成果,着力推进我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力争早日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再次感谢社科新闻出版对外友好界别小组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8月14日
附提案原文
关于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次生灾害”的建议
(社科新闻出版对外友好)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谨慎之心,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要有“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防控行动,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当前,我们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一“原生灾害”的时候,还需要防范由疫情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一、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源头
早在2020年2月1日,深圳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这意味着在这些患者的粪便中有可能存在活病毒。
2月11日,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最新一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患者是一名62岁的女性。令流行病学专家惊讶的是,该患者与之前被确诊的第12起个案,同样住在青衣长康邨的“康美楼”内,且两人分别住在A307室和A1307室,属于同一位置的上下层。虽然两户相差了10层楼,但共享一条排粪管和化粪池。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在调查后分析,病毒可能是经排粪管和未完全密封的化粪池通气管传播的。11日凌晨漏夜撤离了“康美楼”内所有07室的居民,涉及人员上百人。
2月13日,新华社发布消息: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近日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合作,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新型冠状病毒。李兰娟院士团队近日也同样从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到病毒,研究人员从5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到了3份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在分离出的细胞里也观察到明显病变,经过检测并常规盲传及再次标本分离都确认了病毒的存在。
2月22日,国家防“疫”新闻报道,钟南山院士团队再次从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提示,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专家们的这些发现证实了排出的粪便中的确存在活病毒,对于准确认识疾病的致病传播机理,帮助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控,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钟南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现在这个问题应该非常重视,因为在粪便里发现病毒,粪便是否传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在湖北、江西有些地方,确实有使用便桶习惯,还放在鱼塘里洗,确实要引起防控注意。”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南屏教授建议:“大家注意公共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及必要的污水处理。”这对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有重要的警示,同时也可能是引发“次生灾害”的源头。
二、杭州“次生灾害”的防疫风险点
根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全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名单,杭州市有10家定点医院(表1所示)。
表1 杭州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名单
序号 | 级别 | 医院名称 |
1 | 省级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2 | 省级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3 | 市级 | 杭州市西溪医院 |
4 | 市级 |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
5 | 市级 |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
6 | 市级 | 杭州市富阳区人民医院 |
7 | 市级 | 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 |
8 | 市级 |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医院 |
9 | 市级 | 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
10 | 市级 |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
杭州市西溪医院从2020年1月24日中午12点开始,全面暂停门诊、急诊、发热门诊等所有门诊服务,对新冠肺炎患者展开积极救治。1月2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紧急启动之江院区应急保障,集中收治了全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一)主城区污水污泥处理问题
杭州主城区共涉及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其中,七格污水处理厂最大,污水处理量达150万m3/d,城西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处理量为10万m3/d,待之江再生水厂、城北净水厂建设完毕后,杭州主城区污水处理厂规模将达178万m3/d。
表2 杭州主城区污水处理量统计表
厂名 | 现状规模 (万m3/d) | 远期规模 (万m3/d) | 平均污泥产量 | 高峰污泥产量 | |
七格污水处理厂 | 一、二期 | 60 | 60 | 500 | 650 |
三期 | 60 | 60 | 500 | 650 | |
四期 | 30 | 30 | 250 | 350 | |
合计 | 150 | 150 | 1250 | 1650 | |
城西污水处理厂 | 10 | 15 | 100 | 150 | |
之江再生水厂 | 建设中 | 16 | 64 | 128 | |
城北净水处理厂 | 建设中 | 10 | -— | — | |
合计 | 178 | 181 | 1414 | 1928 |
资料来源: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
“—”项说明:城北净水处理厂因有渗滤液和工业废水接入,污泥量暂时不确定。
目前,杭州市西溪医院排出的污水进污水泵站分离后,一部分纳入市政管网到城西污水处理厂,一部分进入七格污水处理厂。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排出的污水现全部纳入七格污水处理厂(因之江再生水厂还在建设中)。
污水处理后,有尾水和污泥。七格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钱塘江,城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余杭塘河。目前,七格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焚烧,但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很难全面做到无害化、资源化的有效利用,多数是外运并处置,主要出路为制肥厂做原料。如当年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平均产泥量约500吨/日,部分委托浙江清园生态热电公司、桐庐红狮水泥公司进行焚烧处置,部分送至富阳富隆有机肥公司进行堆肥土地利用。
(二)农村厕所防疫中的问题
近年来,杭州在“五水共治”“乡村振兴”等政策推动下,积极开展农村污水和农村厕所治理,但仍存在粪污无害化处理缺乏、易交叉感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消杀设施缺乏等问题。
一是共用厕所容易导致交叉感染。近年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个别住户习惯把私家厕所建在户外,另村内普遍建有公共厕所。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如厕后,病毒有可能滞留于水箱、便器、纸篓、手盆等处,其他人在使用厕所时不可避免与各种洁具、便器发生接触,进而引发交叉感染。
二是厕所无害化处理环节缺乏,增加了病毒传播风险。农村传统旱厕有些达不到无害化处理要求,对粪尿中的病原体不能及时消杀。基于成本控制,有些地方购置廉价的三格化粪池等水冲厕所;有些水冲厕所建设不规范,易发生池体渗漏、破损、隔板倒塌、外溢现象,容易导致病原体进入周边土壤和水体环境,进而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
三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末端缺乏消杀设施,极大增加了病毒传播风险。按国家标准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停留时间不低于60天,其中一池(截流沉淀与发酵池)20天,二池(再次发酵池)10天,三池(贮粪池)30天。三格式化粪池为多次厌氧发酵,其中一池为厌氧发酵分解层,阻留沉淀寄生虫卵;二池为深度厌氧发酵,游离氨浓度上升,杀菌杀卵。目前农村有的过粪管安装不合理,造成化粪池内厌氧停留时间不足、厌氧发酵不充分、杀菌消毒不到位等问题。
三、杭州“次生灾害”的防范建议
基于粪口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那么,如何处理医疗污水污物,避免二次污染,引发“次生灾害”,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2月7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城镇污水监管和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就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污水、城镇污水监管和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等提出具体要求。
尽管新冠病毒在不同介质下的耐受性、生物活性、传播规律等尚待研究,但考虑到其强大的传染性,提出以下4点防范建议。
第一、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对杭州市西溪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污水端口进行检测,观察是否存在活性新型冠状病毒。
第二、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对七格污水处理厂、城西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和污泥进行检测,观察是否存在活性新型冠状病毒,特别是尾水检测。
第三、组织研究机构对萧山、余杭、桐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排放的相关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测,尤其要跟踪污泥去向(特别是非焚烧处置转向肥料利用的污泥),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
第四、这段时间,由于消毒剂、碳源、混凝剂等物资缺乏,难以运输;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风险很大,且污泥处置下游很多企业停产,建议政府机构在当前保证医疗资源的前提下,优先保证供水和污水处理厂的物资供应。
第五、抓紧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和污水治理。淘汰价低质次的化粪池产品,提高化粪池安装和施工质量,完善厕屋配套,普及洗手、排风及手纸收集设施;加快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备有灭菌消毒装置,以便疫情时期使用;加强粪污农业利用的卫生风险和环境风险管控,缩短粪污转运距离,尽量就地处理,确保粪污中病原体彻底杀灭,不对农产品和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