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下13)号建议的办理意见

XXX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补齐我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及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短板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污染防治工作。现将相关意见回复如下:

一、医疗废物处置基本情况

(一)医废处置基本情况。目前,杭州大地维康医疗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康公司)是我市唯一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及处置单位,收运体系网络覆盖全市14个区、县(市),涵盖从省级医院到乡村卫生所各级6000多个医疗卫生机构。其中,维康公司直接上门收运的医疗卫生机构3593家,其他偏远或较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及村卫生室按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通过“小箱进大箱”的模式送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暂存再由维康公司收集处置。2019年,全市集中收集、处置医疗废物3.29万吨,收集处置率达100%。

(二)疫情期间医废处置情况。疫情期间,我局全力以赴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规范收运、延时消毒等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以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截至5月底共收集医废8966.05吨,处置8966.05吨,涉及到疫情医废354.84吨,始终保持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规范运行。一是加强分类收集。涉及肺炎疫情的医疗废物与普通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存放,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的包装,并按相关要求每天做好医疗废物贮存区域的清洁及消毒工作。二是及时规范收运。对涉及疫情的医疗废物按照专人、专箱、专车、专线“四个专”的要求收运,并增加疫情定点医院医疗废物的收集频次,确保医疗废物12小时内及时转运。三是延长消毒时间。对常规的医疗废物,化学消毒4个小时。对发热门诊的医疗废物,提高消毒剂含量和延长消毒时间至6-8小时。对疑似和确诊病例产生的医疗废物,独立隔离区、独立消毒柜消毒,同时提高消毒剂含量、延长消毒时间至8小时。四是加强环境监管。对照生态环境部最新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要求,对医疗机构废物收集点、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生活垃圾焚烧企业及环境应急保障单位等防疫敏感场所,开展现场检查,督促并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彻底消除环境隐患,守住环境安全底线。疫情期间(截至5月底),共出动监察、监测人员共1284人次,检查、监测医疗机构998家次,医疗废物处置单位30家次,垃圾焚烧企业148家次。

二、应对医疗处置能力短板的措施

您在建议中提到我市现有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维康公司)场地临时租用、环境邻避效应敏感、处置能力不足、信息化监管程度不高等问题。我局及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加快补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及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的短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能力建设。结合《浙江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修编》的相关意见,进一步优化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总体布局,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及处置的合理体系。加快推进杭州第三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含4万吨/年医疗废物焚烧项目)建设,确保项目2020年12月建成投运。并按照《关于杭州市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协调会议纪要》(杭环会议纪要〔2019〕6号)精神,完善杭州临江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大地维康公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作方案,保证医疗废物处置规范,能力富足。

(二)及时做好医废处置的统筹调度。按照我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管理,在处置设施的运行负荷率超过80%时,及时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的统筹调度,启动备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光大环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等)的应急保障,同时统筹规划、建设、完善好与生活垃圾焚烧设施配套的应急协同处置疫情医疗废物的消毒设施。建立杭州周边嘉兴、绍兴等跨地区医疗废物应急协作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疫情应急处置体系。

(三)依靠城市大脑,提高医废处置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对大地维康公司医疗废物智慧管理系统优化提升,依靠浙江省医疗废物智慧监管平台、杭州市城市大脑等平台,完善医疗机构、处置单位、相关监督部门三位一体化医疗废物处置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废处置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一是对疫情定点医院医疗废物贮存场所的采用视频图像实时监管;二是将医疗废物运输车辆的GPS路途轨迹纳入在线监控系统;三是对疫情定点医院和其他重点医院适时加装废水接触池余氯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废水消毒余氯数值;四是将处置单位消毒时间等重要参数纳入在线监测监控系统。

感谢人大代表对我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6月17日

附建议原文:

关于加快补齐我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及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短板的建议

杭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城市。经20年发展,杭州市已建立了全国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医废处置中心智慧医疗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并且联网省、市卫监部门医疗废物智慧监管系统平台,达到全区域、全覆盖、全过程、全监控的收集、运输、处置和服务,实现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交接转运信息化管理,运输车辆全程GPS定位,医疗废物全过程可查、可控和可追溯。信息共享,实时监管。杭州市目前产生的医疗废物处于全国城市的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北京。2019年,杭州市产生医疗废物总量达30000吨以上,每天最大量约105吨,每天最小量约85吨,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市10区3县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均由杭州大地维康医疗环保有限公司承担,全市的医疗废物收集覆盖率已经达到99%以上。

据了解,杭州大地维康作为杭州市唯一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但遗憾的是公司现有下沙处置场所仍属租用的临时场地,该地现属海宁行政管辖,厂址周边陆续有居住小区,地区位置越发敏感,随时都有不稳定因数的存在。自2015年以来,杭州市几经规划下沙厂址的搬迁,均无进展,直到2019年杭州市政府确定由杭州临江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牵头在杭州大江东实施杭州第三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含100吨/天医疗废物焚烧项目),计划2020年12月建成。为确保杭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平稳过渡,据了解,市政府确定今后由杭州大地维康医疗环保有限公司与杭州临江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合作运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原则由大地维康负责医疗废物前端收集、运输,医疗废物的最终焚烧处置由杭州临江环境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但该意见并未形成明确的可操作的书面意见,以至于到目前为止两家就具体合作和对接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无法实现医疗废物处置的平稳过渡,这将对杭州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乃至全市公共卫生安全产生系统性风险,或将造成杭州市现有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和信息化监管系统的瘫痪。

2020年,杭州市的医疗废物平均产生量预计将超过100吨/ 天,目前尚未建成的第三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的医疗废物设计处理能力也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处置要求,更加无法满足类似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3倍医疗废物增长量的处置要求。结合武汉湖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情况和经验,按照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以及生态环境部《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为此,对杭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及重大疫情应急处置提出如下建议:

1.杭州医疗废物产量列入全国城市第三位,北京现有三座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一个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单位;上海在老港正在建设医疗废物第二处置中心。按照国家卫健委和生态环境部的相关精神,杭州应尽快规划建设第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该处置中心应采用技术先进可靠、处置灵活,建设进度快的处置工艺。处置能力为100吨/天,备用能力100吨/天。或将现有下沙处置场所搬迁,异地新建,作为杭州第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届时,杭州市两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将形成正常200吨/天的处置能力,重大疫情情况下400吨/天的应急能力,一旦有一个处置中心被隔离停运,另一个处置中心最大仍有200吨/天的最大处理能力。可确保杭州医疗废物在重大疫情情况下得到专业化、可靠的处置。

2.对建德、桐庐、淳安三市建立医疗废物重大疫情应急处置点。可结合当地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设施和场地采购移动式医疗废物消毒设施。疫情医疗废物经消毒后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最终处理,避免疫情医疗废物长途运输的风险。

3.加快建设医疗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目前我市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已建成,该系统已将医院、集中处置企业、省、市卫健委系统联网,但仍有大部分医疗机构和非医疗机构(只要是宠物医院等)未纳入,也未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加快和完善医疗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大大提高管理监控水平和应急响应的能力。

4.鉴于下沙医疗废物处置场所迟早要关闭,一旦杭州第三固废中心投产,杭州大地维康位于下沙的处置场所医疗废物消毒破碎将停运,为确保杭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的平稳过渡,维护和发展好全市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应尽快落实杭州大地维康医疗环保有限公司与临江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的对接和合作事宜,解决大地维康未来收集运输所需的物资、车辆存放场地,以及部分员工失业安置等事宜。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