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迎亚运“蔚蓝·天”第二届中国(杭州)移动源排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暨杭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岗位技能大比武在杭州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
活动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宣传部、杭州市总工会、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指导,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各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环保产业协会和杭州市政车辆使用单位、汽车制造商、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检测机构等200余人参加。
开幕式现场
开幕致辞 总结展望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罗毅在致辞中强调,绿色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亮丽底色,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国上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十三五”期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了重要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广大企事业单位要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坚持专研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积极投身“十四五”生态环境工作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罗毅致辞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海峰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杭州治气工作成效和移动源污染防治举措,包括实施国三柴油车淘汰补助和区域限行政策、在全国率先实施新上牌重型柴油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联网监管和免检政策、在全省率先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系统建设、生态环境数字驾驶舱和“便民车检”两个应用场景入选2020年全国20个优秀数字生态应用案例等,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市民蓝天幸福感不断增强。今年1-11月,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5.2%,空气优良率同比上升15.0个百分点。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海峰致辞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陆舞鹄在致辞要求各企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移动源排气污染防治及环境监测技术比武活动的最大意义,把大比武活动打造成全市环境监测系统创新创优的平台。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陆舞鹄致辞
主旨演讲 经验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贺克斌作了题为《我国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与移动源污染治理》的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贺克斌作主旨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基本完成酸雨污染治理、持续深入PM2.5污染治理、尽快遏制臭氧污染上升趋势的阶段。改善空气质量需要推进两个协同治理,一个是PM2.5与臭氧污染的协同治理,另外一个是大气环境与气候的协同治理。
贺克斌强调,控制臭氧浓度,要做到VOCs和NOx的协同减排。降低VOCs排放,要重点做好溶剂使用和工业领域VOCs的源头替代、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尤其是减少使用芳香烃、烯烃、炔烃等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的物质。在NOx排放中,移动源排放占比很高。货运结构不合理、排放超标、油品问题等是造成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通过联网大数据平台支撑,采取优化交通结构和柴油货车结构、做好非道路机械编码登记和达标管理、强化油品监管,落实监督检查、遥感监测、视频监控、信息报送等手段,是移动源攻坚的主要对策。
贺克斌指出,治理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在目标措施等方面具有协同效应,协调相关政策和行动将更好地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目前,加快禁售传统燃油汽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共识。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落实好基础设施、车辆技术、充电策略、续驶里程、区域电网结构等工作,加快推进车辆清洁化。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分享了上海交通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经验,干货满满的演讲令在场与会者受益匪浅。
报告发布 企业行动
会上首次公布杭州典型车辆清洁化测试结果分析报告,实测结果显示,国六天然气车污染物排放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国六天然气车排放与国六柴油车相当,但明显小于国五柴油车;新能源、清洁能源货车动力性能较好。
在长三角主要城市移动源在线监管及污染治理技术应用推广交流上,“长三角主要城市OBD在线联网倡议书”发布,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分享对移动源OBD在线技术的“杭州经验”。
助力绿色亚运,企业在行动。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与车辆使用单位现场签约,还有来自全国的11家环保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带来了包括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机械)、移动源排气污染治理设备、OBD在线终端产品等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展示。
技能比拼 大展身手
今年杭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岗位技能大比武也同步在峰会启动,大比武理论考试、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大比武在现场进行。
此次活动为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的推广以及杭州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事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