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省之力打好攻坚战 解决突出问题为民办实事
浙江强势推进五水共治
今年全省要基本消灭垃圾河,六成黑臭河完成治理
2月28日7版
◆哲季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浙江“五水共治”势如破竹。
今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夏宝龙和省长李强亲自担任组长,6名省领导担任副组长。全省各地纷纷成立作战指挥部,挂起“五水共治”作战图,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治水攻坚战。
2月24日~25日,夏宝龙在金华市现场调研“五水共治”工作时指出,今年是全省“五水共治”全面铺开之年,全省上下要奋力投身“五水共治”,加快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
2月26日,浙江省“五水共治”现场会在金华市召开。在考察了浦阳江、婺城区长湖治理等“五水共治”现场后,李强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横下一条心,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
全面围剿垃圾河黑臭河
今年基本实现“水中能游泳”
“五水共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如何抓住当下最紧迫、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重点问题,使治水重点突破?
浙江省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臭河、黑河、垃圾河整治列为治污水的重中之重。
目前,浙江全省共有垃圾河、黑河、臭河3698条,共计8619公里,占全省河流总长度的6.25%。根据“五水共治”行动目标,今年,全省要基本消灭垃圾河,60%的黑河、臭河完成治理。基本达到水体不黑不臭、水面不油不污、水质无毒无害、水中能够游泳。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垃圾河、黑河、臭河的治理,将实行“一河一策”、分类推进。
垃圾河大多与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有关。对此,浙江省要求,在抓好河道垃圾打捞、集中处理的同时,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集中收集处理模式,而且,今年就要实现全覆盖。县级政府要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有足够的处理能力。要求镇村两级加强垃圾中转设施和收集设施的建设,配好保洁队伍,确保日产日清。同时,全面推进垃圾定点投放,切实防止随意倾倒。
而黑河、臭河的治理,则将针对每条河的问题和成因,由各地抓紧编制规划和治理方案,明确整治路径、目标、时间节点。各地将按照整治任务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要求,统筹推进河道疏浚、沿河拆违、区块截污、生态修复等项目实施。
大力推进城乡污水治理
年底实现建制镇以上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黑河、臭河、垃圾河,根子在岸上,截污是关键,设施是基础。
虽经多年建设,浙江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53座,并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但是,对于水环境面言,要实现“小河清清大河净”的目标,污水处理仍任重道远。
对此,今年,浙江省将狠抓工业污水治理,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出水水质。
为使工业污水全部达标排放,浙江省出台了“五个一律”的严格要求:对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也没有接入排污管网的企业,一律关停;对没有达到纳管标准、排入污水处理厂的企业一律限期治理;对没有达标、直接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对违法排放、严重超标排放的企业,一律按最高限额予以处罚;对偷排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从重从严处理。
浙江省加强了对重点污染行业、重点地区的整治。今年,全省将全面完成印染、造纸行业整治,基本建成富阳、萧山、柯桥等5个造纸、印染行业整治示范区,基本完成化工行业整治。同时,严格落实太湖流域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钱塘江流域今年年底前实施制浆造纸等11个行业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而对于占到了全省废水排放58.2%的城镇生活污水,浙江将加快推进治理。今年,69个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将全面开工建设,年底要实现建制镇以上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全省建成污水处理管网2000公里以上,切实提高污水的纳管率和处理厂的负荷率;全省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将由60座提升到75座,再过两年的时间,全省所有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都将达到这一标准。
对于点多面广的农村污水,浙江将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经济实用的原则,全面推进治理。今年,浙江全省所有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村都要制定污水处理方案,其中10%左右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行,确保受益农户达到150万户以上。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也不容小视。据统计,全省农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20.4万吨,占全省排放总量的26%;农业氨氮排放量为2.7万吨,占全省排放总量的24%。今年,全省将重点加强畜禽、水产养殖场的整治,同时,积极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化使用。
为实现从源头到大海的一体化防治,浙江省将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和近海治理,实行全流域联动共治,确保今年全省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比例达到64%,全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1个百分点。
切实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清理
保障城乡居民喝上安全的水,关键是保护好饮用水水源。
浙江全省共有96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承担了全省人民饮用水的供应任务。为保护这一全省人民的生命线,浙江省将从严管制。
根据《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浙江省将依法做好水源地的确立、保护、监管工作,今年将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55处违法污染源清理。同时,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积极推进城市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在主要饮用水水源和其他重要湖(库)的入湖(库)河口因地制宜建设湿地处理系统,降低入湖(库)氮磷总量。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障,浙江省还将重点实施开源、引调、提升三大工程,即开展19座水库前期和建设;开展杭州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等7个引调工程前期建设;对水源水质达不到Ⅲ类,导致出厂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要积极推广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今年,全省将建设供水管网1500公里,改造供水管网1000公里,新建水厂增加供水能力55万吨/日,改造水厂提升供水能力99万吨/日。
除了治污水、保供水,浙江省还将全面统筹推进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工作。为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全省今年将重点抓好“强库、固堤、扩排”三大工程建设,打通断头河,开辟新河道,合理恢复已填埋河道,清理疏浚河床,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养护,提高清疏标准和削峰调蓄、行洪排涝能力。同时,建立健全节约用水体制机制,全面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推广节水技术,建立健全节水法规和政策,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今年,全省要基本消灭垃圾河,60%的黑河、臭河完成治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