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简 报
第 4 期(总第202期)
杭州市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市暨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4年4月29日
本期目录
▲市环保局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轮训工作
▲市政协对余杭区农村污水治理开展专项视察
▲杭州市创建省级生态市通过现场验收
▲ 生态简讯
市环保局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轮训工作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市环保局于3月24日至4月4日在市委党校举办两期轮训班,对系统内80余名处级干部和4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实现对处级干部集中轮训的全覆盖。
一是领导带头示范,以身作则当表率。局党组高度重视轮训工作,胡伟局长主持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进行专题研究、集中学习。局党组书记孔春浩和纪检组长黄雷分别在两期轮训班开班仪式上作专题报告,副局长徐青山和局总工程师沈海峰作专题业务培训,局党组成员、组织人事处处长赵争全程参加。
二是精心组织部署,夯实基础保效果。我局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轮训前,要求每位干部自学讲话原文,充分做好预习。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坚持“两个结合”,即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互动研讨相结合。培训班还邀请市委党校、浙江大学等知名老师讲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新解读等内容,每期轮训班抽出半天时间用于分组讨论。
三是迅速落实行动,聚焦中心推工作。市环保局将顺势迅速落实行动,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围绕“美丽杭州”建设、“五水共治”、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环境安全等重点工作,推动环保工作更上新台阶。
市政协对余杭区农村污水治理开展专项视察
4月15日,市政协主席叶明、副主席赵光育一行对余杭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进行集中专项监督视察。余杭区委书记徐文光、市政协秘书长王叶林、副秘书长周志刚、主任石连忠,市环保局长胡伟、书记孔春浩及经农委、市农办、市林水局领导、余杭区副区长李红良等参加。
督察组实地考察了余杭区崇贤街道龙旋村、仓前街道苕溪村、高桥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与余杭区及市级相关部门座谈,听取余杭区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和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汇报。叶明主席对余杭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五水共治”方针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民生工程,要统一思想认识,推动工作落实;要坚持多措并举,将农村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结合起来,既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提升农民素质;要把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的具体抓手,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监督和管理,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形成治理工作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既要保证推进力度,也要科学建设、科学监管,建立技术管控、专业运维、群众监督、定期考核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长期运行实效。
杭州市创建省级生态市通过现场验收
4月23日至24日,省生态办副主任、省环保厅副厅长方敏率领省考核组,对杭州市省级生态市创建进行考核验收。经资料审核、实地检查、听取汇报、考核评价等环节,杭州市顺利通过考核,在全省率先通过省级生态市现场考核验收。
十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在全国构建起市域生态补偿体系,扎实推进西湖综保、运河综保、半山北大桥整治、“清水治污”和“大气整治”等生态文明工程,铁腕整治落后产能,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和各类生态示范创建、“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四边三化”行动等持续深化,废水、废气、固废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级生态市的创建要求。
考核组认为,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围绕基础建设抓提高,突出全民参与抓氛围,生态建设工作成效明显,环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生态文明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经济结构转型快速升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强煜在验收汇报会上作表态发言,市生态办作工作汇报,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等生态办成员单位和各区、县(市)生态办相关负责人参会。
生态简讯
——余杭区大力推进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余杭区在提前完成全区7家市控重点污染源刷卡排污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将废水排放量1万吨/年以上的191家重点排污单位纳入刷卡排污范围,从四个方面大力推进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一是开展培训,提供业务指导。二是专家评审,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落实资金,提供财政支撑。四是严格考核,提供政策保障。 (余杭区生态办)
——富阳市环保局创建“治水拍客”微信平台助力五水共治 日前,富阳市环保局联合团市委创建“治水拍客”微信平台,率先在全省环保系统利用微信平台,助力“五水共治”。该微信平台由市环保局举报中心管理,实现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答复,提高市民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目前,该团队已招募拍客志愿者28人,并和环保“四大员”队伍共同纳入“治水拍客团”队伍管理,使治水拍客团队伍总数达200多人。微信公众开通半个月来,已收到信息200余条,集中反映了12个关于水环境污染和河岸垃圾堆积的问题,其中4个问题已得到有效处理,其余8个正在处理当中。
(富阳市生态办)
——临安市环保局打响节能灯行业整治攻坚战 临安市重拳出击、铁腕整治节能灯行业。目前已有160家基本完成环保整治,66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99家完成职业病效果控制评价,陆续申请综合验收。今年以来,临安市领导带队,市环保局、经信局、卫生局和各镇街联合开展了节能灯行业环境污染专项检查。临安市环保局制定下发了《临安市节能灯毛管、整灯生产企业停产整治后申请试生产基本条件》,对全市节能灯毛管、整灯生产企业实施停产整治。临安市环保、经信、安监、卫生、消防和属地镇街联合开展了节能灯企业试生产核查,严格按照申请试生产基本条件进行,对存在危险废物管理欠规范、存在使用液汞嫌疑、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职业病防护不到位、消防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一律不同意试生产。 (临安市生态办)
——桐庐县环保局“五个最严”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 按杭州市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意见的要求,桐庐县环保局在五方面下力,对事前、事中、事后等全过程采取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条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及行业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实行“零审批”;对全县40家列入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清单的企业,运用在线监测、刷卡排污等手段,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监控“零死角”;对整治不到位的、不具备验收条件的企业严格实施停产措施;与公、检、法部门探索建立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协作机制,解决环保执法、监管疑难问题。深化生态环境考核,对环境监管不力、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以及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乡镇(街道),在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中一票否优。 (桐庐县生态办)
——名胜区召开2014年度生态环保工作会议 4月9日,名胜区(园文局)召开2014年生态环保工作会议,区(局)各机关部门、区(局)属各公园管理处和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吕雄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风景局(环保局)对今年名胜区生态环保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工作要求进行了部署,并对名胜区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了部署。 (名胜区生态办)
送:环保部,省环保厅,省、各地(市)生态办。
发: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市)、管委会党委、政府、生态办。
联系电话:0571-87238536、87239927 传真:87239927 本期共印15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