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    述

2006年,我区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稳步、协调、健康的发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近7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3.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1238元和10588元,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城市化建设有效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6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继续上新台阶:

环境重点监管区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南阳化工园区市级环境重点监管区通过杭州市人民政府“摘帽”验收,东片印染染化行业省“811”重点监管区整治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生态建设全面开展。实现生态“12530”目标,其中宁围、戴村两镇创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多绿”创建取得成效。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推进。投资6.3亿元开工建设了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一期30万吨/日工程并于九月份投入试运行。投资1.92亿元,占地88亩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动工建设。

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43个, 处罚违法企业352家次,罚款1176万元,停产128家次,并对183家违法企业实施了“一次停电、两次停产、三次停业”的有序用电政策。

环境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编制《萧山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管,妥善处理各类突发性环境事故,认真办理环境信访,加强放射源管理。

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化。企业限期治理顺利推进。加强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联网。开展了钱塘江流域污染总量调查。巩固“禁燃区”“烟控区”成果,整治“一部三沿”烟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强化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2006年我区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与上年基本持平。酸雨污染比上年下降。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十四项指标评价,全区主要内河水质监测数据与功能区达标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区域声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有所好转。

二、水 环 境

地表水环境质量

全区江、河水系包括浦阳江、永兴江、东片沙地内河和西小江水系,共设置监测断面十三个,监测点位十五个。统计2006年地表水监测数据年均值,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十四项指标评价,全区主要内河水质监测数据与功能区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主要为总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等少数指标超标而影响达标。若依照浙江省生态考核规定的十二项指标(不含总氮、石油类等项目)评价,其中浦阳江出口、管村回笼桥、小砾山和临浦四个监测断面符合相应功能要求,而且永兴河出口和来苏大沿断面水质也由劣Ⅴ类转为Ⅳ类。

城区内河城考点位共设三个,分别为下湘湖桥、环西桥和南门桥。按景观用水五项指标监测考核(不含总氮、石油类等项目),水质相对较好,均达到水质功能要求。

2006年对萧山第一、第二、第三水厂、南片水厂、闻堰水厂、许贤水厂等四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开展27项指标的常规性监测。按年均值统计评价,各水厂水源水质因总氮、锰、石油类等个别指标超标,不能完全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Ⅲ类标准要求。饮用水源总体达标率为89.8%,比上年上升了0.5%。

萧山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2006年共处理污水7800万吨,日处理21.3万吨,为达到GB18918-2002中一级B排放标准,于2006年11月起着手将一期HCR工艺改造成A/A/O工艺。

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情况

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首期30万吨/日规模的工程经过2年多时间的建设,已于06年9月21日正式通水并投入试运行。目前,日处理污水量为11.5万吨,各项出水指标基本达到排放标准。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使用,使萧山东部地区的党湾、衙前、坎山、瓜沥、党山、益农等镇的工业污水及临江区域的工业污水得到了集中有效的处理。

江东工业园区及以南区块污水截污工程建设

该工程总投资8108万元,管线总长15公里,泵站两座,分别为新湾泵站和义蓬泵站。应急工程的建成,将有效解决江东工业园区、义蓬和新湾集镇的污水出路问题。

东片管网与城市污水处理厂连接工程建设

该工程包括管线和泵站两个部分,其中管线全长10.5km,泵站(坎山北)规模为12万吨/日,总投资6245万元。已于06年10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是我区实现摘除省级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区的重要工程之一。其功能是将输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红山、南阳及部分来自滨江的污水转输至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以减轻重污染水带来的运行压力。目前,由于该工程的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达标率有了很大提高,各项出水指标基本上达到了排放标准。

随路管网建设

06年,配合市政建设完成了虎山路南伸、外环南路西伸、高桥路改造段、金惠路西伸等随路污水管及鸿达路西伸一号泵站的建设,开建了新城路一号泵站与新城路北伸污水管工程。

饮用水源保护

贯彻《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落实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23个禁止措施和二级保护区内的8个禁止措施。建立三级监测制,把好水源水质、饮用水质质量关。严格项目审批,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内设置新的废水排放口。将湘湖水域作为备用饮用水源。加大对排污企业的整治力度,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化工厂、电镀厂已实现废水全回用,印染厂废水已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为预防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对用水安全的影响,区政府专门下发了《萧山区供水突发事件预案》,设立供水应急指挥部,确保全区用水安全。

钱塘江流域污染总量调查

为科学地制订“十一五”期间我区排污总量的削减方案,改善环境质量,确保按上级要求完成污染物总量的减排任务,根据省、市环保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了对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核查工作。本次调查企业共计590家,COD和氨氮占全区排污总量85%以上的企业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合计统计为209家。经核查,统计的209家重点企业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6561.29万吨,工业废水纳管量为7455.48万吨,企业自行处理的废水量为9106.01万吨。

三、 大 气 环 境

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大气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统计,2006年度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城区空气质量属优良天数为255天,较2005年减少了5天,占总有效运行359天的71.3%,轻度污染天数100天,中度污染天数为4天,无重度污染天气。三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年日均值分别为:SO20.053mg/m3、NO20.044mg/ m3、PM100.131mg/ m3。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三项主要污染物中,PM10所占的污染负荷最大,其污染物负荷系数占75%。四个季度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均为良好水平,比较而言二、三季度好于一、四季度。

酸雨状况

2006年城区酸雨污染仍较为严重。从监测结果看,降水的PH值在4.85-6.01之间,年平均值为5.49,酸雨率为63.8%,比去年下降了22.4%,酸雨污染呈下降趋势。酸雨程度受季节影响,表现为秋冬季污染程度重于春夏两季。

“禁燃区”推进工作

为切实改善萧山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推进我区能源结构调整,2006年继续加大对“禁燃区”的整治工作,将燃煤改成集中供热、燃轻油、电等清洁能源,至年底共完成整改的有32家单位74台炉窑。

烟尘控制区巩固深化工作

加强对已创建烟控区的监督管理和复测工作,2006年临浦镇结合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的需要,在建成区范围内开展了2.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创建工作,并通过验收。全区已创建烟控区面积为44.2平方公里。

机动车尾气管理

截至2006年底,萧山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万辆,其中燃油汽车116451辆,摩托车195507辆。区机动车尾气管理办公室通过使用双怠速法检测、上路检测等多种途径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全年共检测汽车68000余辆,初检合格率88.6%,复检合格率94.8%。治理超标汽车1700余辆。发放合格证6万余本。

四、 声 环 境

区域环境噪声

2006年城区内69个区域环境噪声测点,其噪声值分布在48.8-68.0分贝之间,最低值和最高值均比去年有所下降,平均值为55.5分贝,达到城考要求。

功能区噪声

2006年城区7个功能区噪声测点,其昼间平均值为59.2分贝,比去年下降了1.0分贝;夜间平均值为59.2分贝,比去年上升了6.9分贝。这可能与萧山的夜生活日益丰富有关。

道路交通噪声

2006年城区48个道路交通噪声测点,其平均值为67.5分贝,与2005年持平。城区19条主要交通干线噪声值都不超过国家规定的70分贝限值。

环境噪声达标区的监督管理

继续巩固已创建的38.91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临浦镇在建成区范围内开展了噪声达标区的创建工作,创建面积为2.6平方公里,通过了杭州市环保局的验收。

绿色“护考”:

中、高考期间,环保、公安、教育、综合行政执法、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绿色护考”专项行动,加强现场执法检查,确保了学生有一个安静的学习和考试环境。

五、固 体 废 物

工业固体废物

2006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9.18万吨,其中粉煤灰47.2万吨,脱硫石膏3.45万吨,炉渣57.69万吨。粉煤灰、脱硫石膏和炉渣全部销售作为制砖原料或其他建筑材料。20.84万吨其余废物中有12.97万吨得到综合利用。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21.3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91%。

危险废物

根据《杭州市有害固体废物管理暂行办法》,我区实行危险废物集中代处置制度。工业危险废物主要委托杭州大地环保有限公司和杭州大地海洋环保有限公司处置,06年共处置危险废物741吨,处置费用超过120万元。处置范围包括废机油、乳化液、漆渣、电镀污泥、化工污泥等。另有少量危险废物由外地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医疗废物委托杭州大地维康医疗环保有限公司处置,全区26个镇、街道的93家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纳入集中收集处理范围。06年共收集医疗废物734.5吨,大地维康对医疗垃圾全部焚烧处置,处置费用超过80万元。

生活垃圾

06年区环卫处收集城区及附近街道、镇生活垃圾共计24.2万吨,运往顺坝垃圾填埋场实施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100%。垃圾渗漏液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处理。并开工建设外六工段垃圾填埋场,今后东片部分乡镇生活垃圾纳入处理范围。总投资1.9亿元的萧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开工建设。

六 、生 态 建 设

生态镇、村建设

全区22个镇、4个街道全部完成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和论证;全区56个村、3个改制社区编制完成生态村规划。2006年的生态创建中,戴村镇、宁围镇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闻堰镇通过了省级生态镇的验收,新街、进化、楼塔、浦阳镇和北干街道被授予市级生态镇(街)称号,闻堰镇黄山村、戴村镇方溪村建成杭州市级生态村,河庄建一村等36个行政村通过区级生态村验收。

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全区生态建设的硬件基础,06年区政府继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一年中,全区镇、村两级在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共投入9671万元。建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4座,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7套,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5500吨/天。新建镇、村级生活垃圾中转站23座。

畜禽养殖污染

2006年投入550余万元,完成37家万头以下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任务,实现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有效的改善了养殖场环境面貌。

“多绿”创建

2006年创建各类绿色单位48家,其中省级绿色学校5家,市级绿色社区5家,市级环境教育基地1家,市级绿色工地3家,区级绿色学校23家,区级绿色医院3家,区级绿色社区8家,同时申报国家级绿色学校1家。累计共创“多绿”单位达140余家。

生态建设资金

2006年全区镇、村二级投入生态建设资金9671万元,区财政补助2177万元。

七、专  栏

重点环境监管区整治

东片印染染化省级重点监管区

我区东片印染、染化行业自被列入省“811”环境重点监管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整治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东片整治指挥部进驻瓜沥现场办公。东片指挥部确立立体治污思路,全方位开展对东片印染染化行业区域的整治。对47家重点企业制订了14项具体整治措施。各企业均开展了厂区内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工作,并规范了排污口。大部分企业完成了治理任务,26家企业已通过限期治理验收或进入验收监测阶段。对重点企业逐步截污纳管,消灭了企业自行设置的外排口。在加强工业污染整治的同时,强化了东片区域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河道整治。

南阳化工园区市级重点监管区

为摘除南阳化工园区市级环境重点监管区的“帽子”,区政府专门建立了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南阳化工园区污染整治方案。督促23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快整治进度,并关停污染严重的生产线。6、7月份,环保局及南阳镇政府对南阳化工园区集中力量进行攻坚,整治了园容园貌,割除了钱塘江边横跨抢险河的排污管线,封堵了通往钱塘江的排污口。通过整治,整个化工园区大范围的恶臭已基本消除。8月11日,在经过杭州市政府对该区域的现场验收和5天的媒体公示后,市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萧山南阳化工园区正式通过“摘帽”验收。

衙前官河流域区级重点监管区

在05年整治萧绍边界衙前官河流域的基础上,环保部门继续采取白天巡查与夜间节假日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强化对该区域污染企业的监管,共出动监察人员200多人次,检查企业400多家次,有效地杜绝了污染企业的偷排直排现象,基本遏止了污染反弹,使官河水质保持了稳定。

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

06年全区20余家环保重点监管企业安装了污染物在线监测、监控系统,这些设备能够实时显示污染物排放数据,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做到达标排放,也有利于环保部门加强监管,为进一步集中监控奠定了基础。

企业限期治理

对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萧山区政府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书,要求进行环境污染整治,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全年分别下达两批共32家限期治理企业名单。至年底, 32家限期治理企业正在积极实施整治。同时,基本完成了上年42家限期治理企业的整治任务。

环境安全

制定了《萧山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区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和强化本区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006年全年无特别重大、重大及较大环境事件发生。

辐射环境管理

组织开展了放射性同位素专项执法检查和射线装置调查摸底工作,进一步摸清底数,加强监管。全区共有放射源应用单位31家,放射源107枚。射线装置应用单位95家,射线装置138台。对于无证或者原相关许可证已过期的单位进行《辐射安全许可证》集中换证,共有16家单位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环境监督管理

2006年,环保部门基本保持每个工作日均下基层进行巡回监督检查,并不定期安排夜间、凌晨和节假日执法检查。全年共出动监察人员13000多人次(其中夜间、节假日700多人次),检查企业8000多家次。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21起,罚款1174万元,责令停产128家,力度之大为历年之最。执法力度的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形成了一种威慑力,偷排、直排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

信访和提(议)案

承办涉及环境保护的人大议案7件,政协提案12件,对各类议案提案均按期进行处理和答复,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为100%。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1916件,其中重要信访437件。对86件有奖举报发放了奖金。全年没有发生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集体越级上访事件。

排污申报和收费管理

进一步规范了收费缴纳的程序,并实行了网上公示,做到了公开、透明、公正、全面、足额收缴排污费,企业反映良好。采用发短信催缴、邮政快递等形式,收缴的实效性明显提高。全年共开征排污费3208万元,实际缴纳国库2630万元,比上年增收743万元。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环保部门按照国家建设项目分类目录和分级审批原则,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做到杜绝禁止项目,严格控制限制项目,大力扶持鼓励项目。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1728个,其中:工业项目(含公建)1197个,总投资约466.9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9.8亿元;三产服务项目531个,总投资约5.1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0.14亿元。另外完成休博园三产简易审批项目42个,审批夜间建筑施工379家次,竣工验收项目147个。全年共否决项目43个。

清洁生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通过清洁生产推动企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切实做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全区共有4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有不少企业自发开展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了环境管理能力。

环境法治建设

围绕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启动2006-2010年普法教育依法治区工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对200个环境法律、法规等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近60项环保行政执法职能,使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得到了深化。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基本功训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全区环保系统执法水平。加大环境行政执法力度,并把全部行政处罚情况在区环保局门户网站上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执法环境。环境行政执法彰显成效,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信息化建设

区环境监测站下属信息中心、北干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浦阳江水质自动监测站,负责城区空气质量和浦阳江水质的自动监测和数据处理。2006年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周报52份,向杭州市日报359份;向省市上报浦阳江水质周报52份,月报12份。

环境宣传与教育

继续加强对领导、企业与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举办了镇街分管领导生态环保培训班并组织进行了考察。多次召开电镀、化工等行业性会议和重点排污企业负责人会议,进一步提高企业主的环保法治意识。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全年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刊播反映我区生态环保工作的新闻稿件90余篇,在《萧山日报》上刊发生态环保专版14期。编发《环保简讯》20期。向公众发放环保宣传折页和小册子2000余份。开展了广场文艺演出、视频直播、电影专场等“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